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教學內容和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自覺地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和美好心靈。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決定性的因素是教師。《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指出: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是:使他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增進對外國文化,特別是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作為新世紀的高中英語教師,應該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做出應有的貢獻。具體來說,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塑師德,不斷強化自身素質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
在教師素質中最重要的是師德。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靈魂。教師承擔的是育人的神圣職責,教師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學生的人格。“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高尚的師德對學生個體成長過程中形成高尚的道德觀念、良好的行為習慣、正確的世界觀、健全的人格等起了決定作用。高尚的師德對全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具有引領作用,對提高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水平、凈化整個社會風氣具有重要影響。教師必須具有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而奮斗的堅定信念和為祖國培養現代化人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令學生所敬佩;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將言傳和身教完美結合起來,以身作則,行為示范,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健康成長。
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德育價值
核心素養是個體在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以英語知識技能為基礎,是整合了學生情感、態度或價值觀,使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綜合性表現。程曉堂認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由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等要素組成。他還強調: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而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是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發展交際能力之外,還要促進學生心智能力、情感態度、思想品德、社會責任等方面的發展。因此,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也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文化素養中所蘊含的價值觀、道德情感和意志品格等精神特質,也是德育的基本范疇,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實現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必然舉措。
三、以核心素養為中心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
(1)語言能力核心素養培養的同時兼顧德育滲透
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數英語教師多借助于現在發行的英語教材來達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教材的內容承載文化、傳遞思想。其中有大量的德育內容,涉及保護環境、珍愛動物、個人關系、世界與環境、學校生活等各方面,如理想教育、安全教育、遵紀守法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行為禮儀教育、團結友愛教育、誠實守信教育以及科學探索精神教育等。英語教師應該善于利用這些教學內容,結合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性化的關注等內容,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進行指導。學生通過學習大量相關篇章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和活潑開朗的個性,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強他們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素質,拓寬視野,增強愛國情懷,增強社會的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2)學習能力核心素養培養的同時兼顧德育滲透
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主動學習,積極調試和自我提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包括學習態度、興趣、動機、習慣、意志、方法和策略等維度表征。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小組合作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圓桌會議、調查訪談等活動。教師指導學生時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學生在活動中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可以提升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問題意識、批判思維、合作精神。另外,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實現同伴互助,有助于加深學生之間的情誼。只有在民主、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中,德育目的才會得到充分實現。
(3)思維品質核心素養培養的同時兼顧德育滲透
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思維品質,是指與英語學習緊密相關的一些思維品質。英語教師要將學生科學英語思維方式的培養提升到奠基學生能力基礎、關乎學生長遠發展的高度。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性、生成性和批判性的同時,也要適時進行德育滲透。首先,教師要用自己良好的師德修養引領學生的思維方向。教師自身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淵博的知識,高超的英語教學能力,開拓創新的精神等都會對學生的思維方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善于把握契機,適度引導,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其次,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設置半開放性命題作文——以約120個詞進行議論.。
在英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教育,是我們根據教材的實際內容,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外來優秀文化、現代文明風尚與健全人格融為一體的教育過程。我們應當努力挖掘英語教材中極為豐富的德育資源,恰當運用各種傳統的、現代的教育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當好一個設計者、組織者、鼓勵者、參與者、評價者。在教育教學中,按照英語教學的自身規律,自覺地培養學生的高尚人格和美好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