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中心小學,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小學,作為少數民族學校,既有為瑤鄉培育人才的義務,又有為傳承和弘揚瑤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讓這些優秀的瑤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后繼有人,并以此為契機,建設打造具有少數民族—瑤族特色的校園,如何把學校的教育與瑤族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相結合,本文從把瑤族傳統文化滲透到學校教育中進行展開分析。
關鍵詞:舞火狗;農民畫;文明使者
龍門縣藍田瑤族鄉,是惠州市龍門縣最北端的鄉鎮,與北面韶關市新豐縣南端相鄰,也是我縣唯一的少數民族—瑤族的生活聚集居住地區。我校作為該鄉的中心小學—藍田瑤族鄉中心小學,既有為瑤鄉培育人才的義務,又有為傳承和弘揚瑤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職責,讓這些優秀的瑤族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后繼有人,并以此為契機,建設打造我們具有少數民族—瑤族特色的校園,為創造文明、和諧、美麗的瑤鄉添上精彩的一筆。
那么,在這些年以來,我們學校是如何結合弘揚優秀傳統瑤族文化進行特色校園建設,同時又達到育人的目的的呢?下面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個人淺見:
一、找準結合點—舞火狗
瑤族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對狗的崇拜,相傳瑤族的祖先是靠吃狗奶長大的,為了感謝狗的恩情,因此,瑤族形成了崇拜狗的優良傳統,著名的瑤族舞蹈—“舞火狗”因而形成并流傳了下來。
如今,舞火狗已經被評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藍田瑤族鄉也申報廣東省少數民族鄉的創建。那我們又做了那些工作呢?
(1)舉行傳揚報告會
為了弘揚與傳承這一瑤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瑰寶,我校專程請來該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傳承人—譚開娣等,讓她們到學校舉行專場的有關“舞火狗”這一文化傳統的來源報告會,讓孩子們知道“舞火狗”是瑤族先人表達對狗的崇拜,是瑤族少女的成人儀式。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家有女兒的瑤家,都會到山上采來黃姜葉,讓女孩穿上瑤族民族盛裝,腰部、腿部、手臂、腳踝等處綁上黃姜葉,雙手捧著香,在月下來到河邊的草坪上,圍著火堆跳起瑤族舞蹈,唱著瑤族歌曲……祝愿自己平安,感謝狗神的保佑。
通過聆聽報告會,孩子們的受益匪淺。
(2)成立“舞火狗”舞蹈隊
學校成立了由音樂老師掛帥的“舞火狗”舞蹈隊,請專業的“舞火狗”教練來我校指導,并在各類活動的舞臺上進行了表演,取得了不俗成績,既宣傳了這一物質文化遺產,又為人才培養打下基礎,更擦亮了我校少數民族學校這一金字招牌。
二、確立突破點—農民畫
農民畫作為我縣的招牌,已經蜚聲海內外,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行為等的宣傳主題畫張掛到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作為農民畫的誕生地—廣大惠州龍門人,我們感到驕傲!
以此,我們也要求把龍民畫教學作為我校的美術必修課之一。只要走進藍小,你一定會發現,一幅幅具有瑤族民族特色的農民畫映入眼簾,美的像讓你走進龍門畫廊,農民畫工作室。
通過用畫敘事,用畫抒情,用畫表達對生活的向往,讓學生得了美的陶冶同時,又受到愛國、愛社會、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愛學習、愛生活等教育。
三、抓準提升點—文明使者
龍門喜獲全國文明縣城的光榮稱號啦!當這一特大喜訊傳遍藍小,師生們個個額首相慶,歡呼雀躍!
為了讓每一位來瑤鄉的本地人、外地人、甚至外籍人士感受到瑤鄉的文明,我們學校專門結合全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而提出了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人人爭當文明使者!
(1)人人爭當文明使者,我們要求每一位師生都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做一位文明人,與人見面要到招呼,說文明話,做文明事。
開展文明班級評比競賽,形成師生的競爭意識,全校形成爭創“文明班級”,爭做“文明標兵”的文明氛圍,表彰各種文明先進典型。
經過這些文明活動,結合創文工作,我們取得了長期的進步,全校的文明程度有了明顯的提升,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但凡來我們藍小參觀及指導工作的領導等兄弟學校的師生都由衷地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1.由校長室牽頭成立了“文明辦公室”,并由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的具體運作。
2.學校德育處專門成立工作小組進行組組織協調工作。
3.具體工作由值日生去做,并有領導、老師帶隊,以便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4.評比記分工作每天公開,每周統計,每月評比,每期評獎。
因為層層落實,工作踏踏實實,認真負責,所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還定期派出文明工作組到街道、市場、路口、商店、旅游地等為居民、商戶、游客講解、指導、派發文明宣傳資料,讓文明行為,文明宣傳落入人心,為“文明瑤鄉”作貢獻。
(2)做個小小導游員
我們縣近年來已成為旅游大縣,藍田瑤族鄉因其的民族風貌早已被各方游客青睞。
我們有全國美麗的鄉村—上東村;我們又有著名的瑤族風情園;我們有遠近聞名的石馬山;我們有淳樸的民風,我們有特產—瑤鄉米餅;我們有蘭花基地......。作為藍田的一份子,我們該如何介紹瑤鄉呢?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我校從一年級開始就開設了“導游課”,讓學生用自己所熟悉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家鄉,推介自己家鄉的特產,讓游客感到實至如歸,經過“我是導游”“我為瑤鄉代言”“我是瑤族后代,我驕傲”等活動,讓每一位學生親身體會作為瑤鄉主人的快樂和自豪,從而萌發為瑤鄉變得更美做貢獻的念頭。
總之,學校通過挖掘瑤族傳統文化資源,打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風貌,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我們定將這些做法堅持下去,為瑤鄉變得更美、為學校變得更文明作出自己的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