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隨著我國教育部對高中實踐活動課教學的不斷重視,不能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脫離了實際生活形成假知現象。通過實踐活動課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探究書本、自然及社會的事物及現象,并且從實踐過程中起到育人效果。本文主要介紹一下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的教學現狀和提高育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育人;策略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反而越來越低;隨著教育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網絡媒體的普及,學生需要通過實踐學習的需求減少,學生的實踐研究能力反而沒有提高。學習能力只是體現在考試成績中,教育也往往脫離了生產勞動、社會實踐。可見,在高中階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立德樹人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中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現狀
(1)缺乏具體的活動設計
在我國高中的教學中由于教學課程的不斷加重,學生的每天都忙于記憶背誦完成習題試卷或補缺補漏,根本沒有閑暇的時間。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的主要教學場地在校外,通過在自然與社會中開展為活動主題的探究、服務、制作、體驗等方式的實踐,可以幫助學生將在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到實際的綜合實踐中,并且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讓學生體會到了通過雙手創造財富和習得知識的幸福感,在綜合實踐課中還可以培養學生處理事情的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等等。
在實際的綜合實踐課中很多的學校都依照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制定了綜合實踐活動課,但是由于綜合活動實踐課堂的成績不計入高考的成績,所以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很多的學校及老師沒有真正的帶領學生去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這樣就導致了一些學校學生沒有真實參與綜合實踐活動。
(2)缺乏專業的執行教師
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在制定教學課堂的時候,雖然在課表中有綜合實踐活動課,但是沒有具體的專任或兼任教師,普遍存在本來應該組織學生去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最后這樣課程就被高考、會考科目教師使用或自習。
沒有專業的專任或兼任教師,也就是沒有實際的引導者,雖然有的學生很是希望走出校園去參加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綜合活動課,但是有課程沒有老師,自己又不能獨立的離開校園去參加綜合活動實踐課。
(3)缺乏具體的實踐場所
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過程中上文說到具體的老師,由于綜合活動實踐課還需要一個安全穩定的實踐場所,這樣學生才可以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在實踐的過程中提升綜合素質。沒有老師沒有具體的施加活動場所,也就限制了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對學生建立學習與生活的聯系和獲得關于自我、社會、自然的真實體驗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4)缺乏引起校方的足夠重視
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進行過程中由于沒有得到學校領導的有效重視,在進行落實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時候,學校都沒有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條件開展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高中學校主要通過抓高考有效的提高學校的聲譽,殊不知違背了國家教育部落實綜合實踐課程的規定,弱化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的實踐經驗,并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二、提高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要策略
(1)學校重視課程設置及管理
為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有效落實,首先就是要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必須改變對綜合實踐活動在培育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學習方式改變、實踐能力提高功能的認識。高中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必修課,而且是可以融合各學科于一體,單憑一個或若干個教師來完成是不可能的。為了加強課程建設及管理,單獨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管理課程安排、課程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有條件的學校應應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家指導;綜合實踐活動專職、兼職教師的培訓與培養要落到實處,并將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納入年度考核、績效考評、職稱評聘等;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場地建設及管理、充分利用學校及其周邊的社會與自然資源,并調動教師開發研究性學習課題及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項目;評價直接決定著綜合實踐活動能否開展及開展的水準,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是綜合實踐活動常態的關鍵。
(2)進行綜合活動課程的教學設計
在綜合活動實踐課程的設計中涵蓋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但是為了更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比如說去參加一些社區義務服務活動及研究性學習活動等。如有條件的學校,通過到農場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勞動去緩解一下緊張勞累的學習壓力,并且在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勞動人民的不易,以及獲得了勞動成果的時候內心的喜悅。
為了更好的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高中階段必須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掌握學生希望通過什么樣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服務或研究性學習來拓展知識、增強動手能力、提高實踐能力,這樣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才會更加得到學生的喜愛,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才會不斷的提高。
(3)讓學生通過實踐改變學習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中學所有課程中最能體現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的課程,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學的中心,教師學生都要在“做”的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他特別強調“做”的作用。這為學生根據實際提出自己的研究性學習方向并積極參與有意義的成為了現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的執行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切實體驗到課堂上學習不到的方法、知識及寶貴的直接經驗,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身的一些不足,更容易在實踐中加強交流與合作,同時更能體現社會的責任擔當。
參考文獻
[1]李臣之.普通高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與內容淺析[J].教育科學研究,2004,08:36-39.
[2]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s].教材[2017]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