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堅持了整整二十五個春秋,并且我將會一直堅守下去。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身上肩負著培育祖國下一代,為祖國培養人才的責任和歷史使命。老師與學生之間,“臺上是師生,臺下是朋友”,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走進學生們的內心深處,融入他們的世界,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現在,越來越多的“問題少年”“問題女孩”出現,身為教師的我不得不重視學生們的思想狀況。“用愛搭橋,用心溝通”——我個人認為這是現在身為教師應該具備的一項專業技能。
關鍵詞:堅守;培育;思想動態;
2010年,我在初中部任教,當時我是初三(2)班的語文老師。記得那是個斗志昂揚,揮灑疆場的光輝六月,離中考還有十幾天。所有的初三學生此時都在埋頭苦讀,與時間賽跑。(2)班傳來一個令我震驚的消息,有位女生想輟學,正在宿舍里收拾東西,而該班的班主任這時候外出學習不在學校。我聽到消息后,馬上找班上的同學了解情況,原來是因為壓力大,這段時間學習沒多大起色,再加上家里對她給予了很多希望,她擔心中考失利,所以選擇逃避,決定放棄中考。我連忙到宿舍找到她,什么都沒說把她帶到大壩邊的楊樹林里。我們一直沿著小路走,邊走邊放著音樂,她起初一聲不響,神情落寞,慢慢地,她開始跟著音樂小聲的哼,哼唱著,我也附和著。唱著,唱著,她突然停下來,小聲對我說:“謝謝老師,我知道老師為什么把送帶到這里。現在我心情好多了,您有什么話就說吧。”我拉著她的手說:“我只想說三句話,這樣半途而廢你甘心嗎?現在放棄以后會后悔嗎?沒到最后就知道自己不行嗎?現在也不要急于回答,回去好好想想,如果決定了離開我送你 ,如果決定留下就在剩下的日子里好好努力。”
最后她還是留下來了,并且在中考中取得了令她滿意的成績。上高中后,她在QQ上給我留言:謝謝那個下午,讓我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未來的方向。謝謝您,老師。我回復:不用謝我,是你自己戰勝了自己,是你沒有放棄自己!
現在每每想起,對我亦是一次心靈的啟迪啊!作為教師,第一條準則就是不能放棄每一個學生。因為他們都是有希望的,學生有時可能迷惘,老師切不可以迷惘啊!一定要本著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去關愛,關懷每位學生。
2014年,我報崗高二農學(12021)班,任教語文,恰逢學校組織參加全國“文明風采”征文活動。班上有位同學想拍一部微電影,但因為沒有經驗,且不知從何做起,劇本,角色,主題,攝像等什么都不清楚。于是他來請教我,希望我給點建議。我當即表示支持他,并表示會動員班上同學全力協助他。因為我覺得這對他是一次鍛煉的機會,對全班同學來講,是把最美好的回憶定格在銀幕上。所以讓全班同學參與,這是值得的,有意義的。后來,在拍攝期間,我全程關注,指導他如何定主題,如何編劇本,定劇本,如何拍攝,如何剪輯。看著這位“小導演”忙前忙后,一會兒調攝像頭,一會兒與演員對戲,一會兒指導演員該做什么樣的表情,我欣慰的笑了。經過全班三個多月的努力終于完成了《恰同學少年》的拍攝。這部影片在省里榮獲二等獎,消息傳來,全班同學都互相慶賀,尤其是那個“小導演”,更是不亦樂乎!
這件事,讓我收獲了不少。讓我明白除了傳授學生知識,還得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一個展示他們能力的平臺。學生的思維是靈動的,千奇百怪的,富有想象力的,有時候不是他們沒有能力,不是他們做不到,而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提供一個機會,從而不能發掘出他們潛藏的才能。總而言之,教師要對學生多鯽魚肯定,鼓勵,希望。有才能的,要給其一個平臺,讓他們盡情綻放自己的活力青春。
2017年我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學生---喜兒,一個失去母親的大男生。正如他的名字,叫人一“見”就“喜” 是班里的開心果。他開朗、活潑,擁有不少的朋友。然而,高興的背后總有落寞的時候。在一次語文測驗中,喜兒作文沒有寫,作文題目是:我的母親。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問:作文為什么沒寫?他滿臉怒氣大聲說:“我沒有媽媽。”我大吃一驚猛然想到難道缺失母愛的孩子就仇視母愛嗎?我立刻中止了談話讓他回到教室上課,私下從班主任那里找來他父親的電話,與他父親在電話里溝通,建議父親每周給他通一次電話,特別是過節時,能回家就回家與孩子團聚,他的父親爽快地答應了。另外我又在班上開展了“我們一家人”活動,鼓勵他積極參與,原本性格就開朗的他,很快就走出陰影,融入大家庭中。我暗暗松了口氣,誰知在不久之后的一次省調研考試后,失敗縈繞著這個大男孩,一個人獨坐在學校的長亭里沉默。我走進了這個男孩,敘說起我讀書的經歷,那曾經的失敗刻骨銘心。然而,失敗不是用來逃避的,失敗是用來面對的。我看到喜兒眼里有了閃亮的光點兒:“喜兒,失去媽媽的悲痛都沒有擊敗你,你依然那么陽光燦爛,好好的活著,你右手曾經受過傷,不能好好寫字,可是你一樣學會了用左手寫出漂亮的字來,這一次失敗為什么沉淪?”有了這次交心長談,我給喜兒分析了他所處的現狀,選擇了一個可以互補的同桌,這孩子一改往日的失落,開始了高考的沖刺。在那個黑色的六月,喜兒收獲了人生最大的喜悅,升學宴上,他第一個感謝的就是自己的老師!
此刻,我執筆凝思:什么是教師?難道僅僅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當然不僅如此,新時期的教師,是一部活教科書。我們不能太過死板,要能與學生打成一片,互為朋友,用愛教育,用心培養。耐心,真摯,無私地對待每位學生,讓他們都能學有所思,學有所獲。學生,其實就是一群純真,可愛,善良的孩子,與他們相處,我能感受到美好,快樂。這也許就是教學真諦。
不自覺間,我已越來越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