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照本宣科,那么課堂是呆板的、乏味的,學生也提不起興趣。地理課堂我們要匠心獨運讓地理課精彩起來。一堂精彩的地理課應該是異彩紛呈的,它充滿思想,讓學生增強意識;它充滿知識,讓學生開拓視野;它充滿樂趣,讓學生樂在其中。筆者在多年的地理教學工作中,對如何讓地理課堂色異彩紛呈,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關鍵詞:地理課堂;異彩紛呈;德育色彩;生活色彩;新聞色彩;語文色彩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世界隔絕開來,這一點是多么重要,我竭盡努力,使在童年時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讓周圍世界、自然界不斷地以鮮明的形象、畫面、知覺和表像來滋養學生的意識。”我發現在地理課堂中加入周圍世界各種的色彩,讓它鮮活靈動,趣味盎然。地理課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充滿正能量,獨具迷人的魅力。這樣一定能學生更加熱愛地理,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從事地理教學工作多年,經過不斷的思考,不斷的鉆研,不斷的探索,我讓自己的地理課堂異彩紛呈起來。下面談談我的做法:
一、滲入德育色彩,讓地理課堂潤物細無聲,水到渠成
地理課堂是向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中提到:“使學生初步具有全球意識和環境意識。增強對家鄉和祖國的熱愛,培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觀念,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具有責任感,增強對全球環境和資源的保護意識。”地理教材中滲透德育的范圍廣泛,內容豐富。我們的地理課堂不僅僅讓學生了解家鄉、祖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而且還要提高他們保護地球的責任和使命感,進而產生熱愛祖國,關心和愛護人類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我們要巧妙地把地理知識和德育融在一起,讓地理課堂滲入德育色彩,激發學生的思想,觸動他們的心靈,讓他們產生共鳴,從而增強了他們各種意識。這樣,地理課堂潤物細無聲,水到渠成了。如在《土地資源》的課堂上,通過漫畫、資料等使學生了解到土地利用和破壞的現狀,尤其是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源問題。讓學生認識到保護土地資源的重要性,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人地觀,樹立可持續發展的土地意識。
在地理課堂中滲入德育色彩,一方面要從地理學科的實際出發,立足于地理學科的特點,找到德育與地理教學內容結合的契機,把德育色彩自然而然地融入地理的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不斷改進教學的方式和策略,優化課堂的結構,讓學生的心集中到課堂上來,努力創設一種特定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使學生主動、愉快地參與課堂的學習中,在以自我為學習主體的活動中,自然地接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引進生活色彩,讓地理課堂更接地氣,親切可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初中地理新課程也強調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地理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把生活色彩引入地理課堂,讓學生敞開寬闊的胸懷,去擁抱美好的生活,既豐富了學生對世界的感受與體驗,又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與愛好。把生活色彩引入地理課堂,不僅使地理的教學內容變得更接地氣,親切可感,還能引導他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樹立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如何把生活色彩引入地理的課堂中呢?作為地理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寬闊的觀察視角,不但要善于從生活中尋找地理的素材,還要會利用生活現象提煉出地理知識,把它們引進地理的課堂中。如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有自然環境的因素。北方菜口味重一些,南方菜則清淡一些,北方偏咸偏辣,南方偏甜。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南方的屋頂又陡又斜。北方的屋頂坡度小,墻體厚。南方人愛游泳,北方人喜歡滑雪……把這些鮮活的生活實例引進地理的課堂,它們猶如一股股清泉,流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感到親切、自然、現實,求知的欲望也會隨之增加。這樣把地理知識與學生身邊的生活相結合,及時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學會利用生活常識來解讀地理知識,從而掌握地理知識。使他們對地理學習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注入新聞色彩,讓地理課堂引領時尚,觸摸時代的脈搏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許多新聞熱點與地理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新聞熱點也是地理學習中的重要資源。在課堂中,注入新聞色彩,讓它鮮活起來,引領時尚,觸摸時代的脈搏,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新聞熱點有時代感和現實感,貼近學生生活,與時俱進,讓課堂有吸附力,豐富了教學的動態。我在課堂上適時把新聞熱點所學的地理知識聯系起來講時,學生一下就能安靜下來,豎起耳朵,學習熱情高漲。新聞熱點點亮了地理課堂。在這過程中不但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提高了學習地理的興趣。
例如,2017年的新聞熱點:2017年11月21日,印度尼西亞著名旅游圣地巴厘島的阿貢火山發生小規模噴發,隨后持續噴發大量火山灰。這條新聞涵蓋的地理知識可豐富,如果是七年級上學期上課,可以聯系幾大板塊的構成、火山地震的原因和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的分布,還要遇到火山地震,我們怎么辦?如果是七年級下學期上課,可以聯系東南亞的兩大組成部分,東南亞的地理位置,馬來群島氣候、物產與旅游資源等等。
又如2018年的新聞熱點:第21屆世界杯足球賽在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羅斯歐洲區域的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內舉行。這條新聞可以聯系的地理知識同樣豐富。可以聯系七年級上冊的地球自轉產生的時差,地球公轉產生的各種現象。也可以聯系七年級下冊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地勢、河流、氣候、工業和農業等等。
將新聞熱點融入地理課堂中,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提高了地理知識的應用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添上語文色彩,讓地理課堂美不勝收,回味無窮
我曾經是一位語文老師,我讓地理課堂添上語文的色彩,竟然收獲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何讓地理課堂添上語文的色彩,主要是通過詩詞的引用,讓學生便于理解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識。讓地理課堂添上語文的色彩,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仿佛讓地理課堂插上五彩的翅膀,美不勝收,讓人回味無窮,從而收獲到極佳的教學效果。
在我的地理課堂中,有時候,我會結合教學內容背上一段詩詞名句,課堂會變得形象生動,趣味盎然。學生馬上進入情境,齊聲朗讀,課堂會掀起一個小小的高潮。例如講到地球的形狀,可以用“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來解釋地球的表面是球面而不是平面的。講到我國的地勢特點,可以用“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說明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多數的河流發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地,流向東部的海洋。講到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進行比較,區分天氣與氣候的不同。講到內蒙古高原的特征,可以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來說明內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無際的特點。
在地理的課堂中,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引用一些學生熟知的詩詞名句,既讓課堂充滿詩情畫意,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我們的地理課堂有聲有色,美不勝收,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的生活是五光十色,我們的地理課堂也應該是異彩紛呈的。如果在我們的地理課堂中添上“德育”、“生活”“新聞”等各種色彩,給學生創造一個異彩紛呈的地理世界,讓他們插上五彩繽紛的翅膀自由飛翔,收獲知識,得到啟迪,找到快樂。我們的地理課堂就是精彩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