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反對過滿堂灌的填鴨式課堂教學,之后,又走上了片面的啟發式教學的道路——滿堂問。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拋給學生。學生的思維看似活躍,實則并未得到發展。問題是老師設計的,順序是事先安排的,學生既不知道老師為什么要這樣問,也不知道下面將問什么,只能被動地讓老師牽著走,并未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尤其是“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程式化問題,不僅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這些固有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化教與學的需求。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出發,創設出以形象為主體,有一定情緒色彩的生動具體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和活躍的狀態,從而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根據多年教學實踐,總結出下面幾種創設情境的方法。
一、生活展現情境
生活中的事物是學生最熟悉的,當學生不能很快理解某類事理、某種現象,思維受到阻塞時,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生去聯想,去探尋,常常會收到快捷的成效。如在《珍珠鳥》一文的教學中,用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做類比,讓學生加深理解“我”和小鳥之間的關系變化和發展。課文結束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能不能將課文中珍珠雛鳥的行為直接換成大鳥的行為?為什么?學生討論非常熱烈,但多從雛鳥的行為和大鳥的行為不同來說,沒有注意到這里存在著年齡和既成觀念的艱難更改問題。這時用下列生活情境來啟發:如果家庭要收養一個孩子,是從小時候收養感情容易溝通,還是在這個孩子懂事以后收養感情容易溝通?為什么?通過展示情境,學生就很容易從中挖掘出問題的癥結。教師再作點化,在寫作中學生就會注意到這一問題了。
二、多媒體創設情境
運用現代媒體,創設情感情境,使學生有情感的涌動。在閱讀教學中成功地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讓學生處于非常亢奮的學習狀態,自覺與作者進行心靈的交流,從中受到熏陶和啟發。現代媒體廣泛運用于教學,為情感情境的創設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平臺。在情緒高漲的時候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自然是水到渠成。如《安塞腰鼓》是一篇頌揚生命力的美文。在學生閱讀之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陜北生活環境民風民俗以及腰鼓文化的資料。課堂上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為學生展現陜北腰鼓舞動的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空曠的黃土高原的背景,雄健的后生,激越的鼓聲。引導學生由視覺到聽覺,由鼓到人再到生命,產生積極的思維,讓學生真切地感受課文,感悟生命。
三、參與表演,創設情境
愿意表演,樂于參與是兒童的天性。學生通過觀看,參與表演,既能喚起說話的興趣,又能豐富說話的內容。在課堂上,我們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讓孩子有機會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如上《負荊請罪》這一課,在學生掌握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劇本中鮮明地表現人物特點的語句進行重點學習,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分角色朗讀,讀好劇中人各自說的話,再琢磨怎么樣把這些話的感情表達出來。再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讓學生自由結合,練習排演,再指名表演,集體評議,教師點撥。最后讓學生練習后再指名表演,深化了語言訓練。通過一系列的參與表演,學生就能體會廉頗勇于改過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點。
四、用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的語言是微妙的,也是強烈的,給人以豐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馳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節奏,塑造出鮮明的音樂形象,把聽者帶到特有的情境中。如楚霸王項羽聞聽“四面楚歌”而兵敗,最終自刎烏江。因此,創設語文情境,播放音樂渲染情境是一種重要手段。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用富有感染性的樂曲,為學生創設情感畫面,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鳴點,從而理解教學內容,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五、借古詩詞調動情境
中國古代的詩詞講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種高度濃縮的情境。運用與課文相關的詩詞做鋪墊,可以創設一種優美的情境,最快地激發學生的心理感受。如教學《第一次抱母親》一課時,課前可布置學生收集一些寫母愛,母子之情的相關文章或詩句。導入課題時,可給學生念了一首《媽媽的愛》。還可吟起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背誦名句“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 學生吟誦這些詩句中,自然就體會出母親的愛常常體現在最細小的生活瑣事里,這個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會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懷著我們,從而更深刻地體會母愛的平凡、偉大。
六、教師誦讀營造情境
教師的誦讀,對于營造感情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意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更是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作范讀時,就不能僅是簡單的把文字流暢地讀出來,還要充沛,注意抑揚頓挫,并且善于傳達作者細微的感情變化。教師要善于據文定,因文傳,創設不同的感情基調。如有的文章越烈,有的深婉、綿延,教師就要領會作者的感情,為教學創設情境基調。對越烈的,教師就要用高亢、有力的音調和迅捷的語感來感染學生;對深婉、綿延的,可以用柔和或低轉音調的語速來熏陶學生。總之,針對不同的文章,要通過教師的誦讀,營造不同的感情氛圍,讓學生進入不同的課文感情意境。
除了以上講述的這些常用的創設情境之法外,還可以用體態創設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用故事帶領情境……總而言之,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應結合個人特長,緊扣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創設出富有個性特色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其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并能體驗到學習的愉悅,以實現教學的最優化,達到情境創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