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而語文這一學科就是建立在這令人震撼的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比如語文學科包括漢字、成語、句子、古詩文、文言文以及現代文學等部分,這些部分的知識大多是延續了古代的文學成果。當前新課程改革向教師提出了不斷加強課堂傳統文化氣息的要求,從而幫助學生熟悉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使得學生有意識并有能力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以便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深度,進而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
關鍵詞: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教學;文化傳承
傳統文化實質上是指從過去傳承下來的傳統的文化,是中華文明在長期演化過程中所凝聚而成的反映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和獨特習俗的文化。尤其中國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這就造就了中華傳統文化寬度上的博大精深的一面。初中語文課堂如果能完成傳統文化的滲透,不僅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深度,還能夠陶冶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更高尚的品格,讓學生沿襲古人學子的尊師重道與不斷渴求知識的良好學習品質,對于學生個人發展有不菲的作用。
一、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傳統文化知識滲透奠定基礎
當前信息爆炸的社會狀態使得很少有人對古代文學和近代文學懷有很大的興趣和推崇之心,甚至當前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潛心研究古文學,更遑論是心理發展未成熟以及貪玩之心較重的初中學生了,因此教師應當盡量在語文課堂上加入一些針對傳統文化開展的趣味化教學環節,讓學生逐漸對對看似枯燥的傳統文學建立興趣,并為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孟姜女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孟姜女的凄美愛情故事以及相關的神話傳說,讓學生通過這個故事來走近這篇課文的背景故事,并產生對中國古代歷史背景下的相關傳說故事的濃厚興趣,為學生后來培養個人傳統文化修養奠定思想和興趣基礎。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來為學生播放講述孟姜女哭長城故事的影視資料,讓學生感受到那個年代秦始皇的暴政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社會慘狀,進而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當然,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使用以小見大的手法,比如孟姜女這一故事是借助孟姜女這一普通女子的個體經歷來講述整個社會的現狀,有助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豐富學生認知并提升傳統文化素養
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并不是只靠課內文章教學就可以完成的,教師還應當積極將課堂內容向課外部分拓展,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從而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涉獵更多有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這有助于在豐富學生認知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當然開展課外閱讀還有助于教師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首先可以讓學生豐富課外知識,長期積累過后學生就能夠在進行文章寫作的過程中大放異彩,其次,可以讓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這對于語文學科來講是核心素養之一。
例如,教師可以在閱讀與寫作課堂上專門為學生開展傳統文化專題,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幾本有關傳統文化的讀物,讓學生在課上進行閱讀,可以一邊為學生普及傳統文化知識,一邊督促學生完成高效的課外閱讀。另外,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準備教學當時有關傳統文化的熱點問題供學生練習習作,如最近比較火熱的一帶一路的建設規劃,讓我們重新關注到了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你在這一條道路也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所收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歷史資料寫一篇描寫絲綢之路的寫作,有助于在訓練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
三、不斷促進語文教學多樣化,實現傳統文化在各個環節的滲透
語文教學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擁有著比較多的教學環節和教學角度,基礎知識的教學只是語文龐大教學體系的一個小部分,就是很應當注重對學生語文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文學底蘊以及閱讀積累的習慣等,這些都需要教師通過一定課上安排和課后作業安排來訓練學生養成這些能力和素養,教師如果想要促進傳統文化觀念在語文課堂上的滲透,就必須要從這些環節分別入手進行全方位的滲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促進語文教學的多樣化,進而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與傳統文化修養的共同提升。
例如,詩歌賞析與文言文閱讀理解是語文閱讀理解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更重視詩歌賞析與文言文閱讀理解,因為語文教學中的這一環節與中華傳統文化更為貼合的一個環節,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不僅為學生講述文言文和古詩所運用的語句中的直接含義,還可以針對古詩文以及文言文中所涉及到的中華傳統民俗進行拓展性的補充教學,從而實現傳統文化在各個環節中的滲透。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壓力其實不是特別的大,所以這一階段是教師培養學生各方面素質能力和提升學生傳統文化底蘊的關鍵時期,廣大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盡量抓住這一機會,盡可能的拿出一部分課堂時間并且在保證基礎教學完成的情況下來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這有助于學生的個人終生發展。
參考文獻:
[1]史艷霞.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113-114.
[2]許殊紅.試分析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新課程導學,2016(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