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初中教育已經成為了當前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數學課程本身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特點,從而使得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難度。為此,教師便可以嘗試應用互動遞進的教學模式,以此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于學習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夠在探討的過程中共同解決,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本篇文章將闡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遞進教學模式的方法,并列舉相關案例進行詳細說明。
關鍵詞:初中數學;互動遞進;教學模式
從現階段發展而言,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應用互動遞進教學的方法,以此促使學生和教師能夠共同針對問題展開思考。通過這種模式,學生們能夠體驗到與他人合作以及競爭的樂趣,進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水平。
一、創設互動教學情境
(1)理論概念分析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開始嘗試情境創設的方式,以此將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識內容變得更為具象化,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理解。為此,教師應當時刻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以此能夠有效縮短自己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以此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促使學生們能夠全身心融入其中,進而提升課堂學習的質量。最為常見的方法便是教師在針對數學題目分析的時候,其可以依靠一題多解或者靈活運用各類公式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予以啟發,以此增強其內心的求知欲,加深理解效果。
(2)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有一道數學題目的題干為:如果方程(k-3)x2-2kx+1=0有實數根,則字母k的具體數值為多少?通常而言,該方程的解決方法是由于(k-3)x2-2kx+1=0本身擁有實數根,因此k-3不為0。
由此得出(-2k)2-4(k-3)(k+1)≥0,進而能夠推算出k≥- 且k不為3。
當題目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對此方法提出質疑,并積極闡述自己的看法。此時便有學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其主要認為該題目并沒有說明該方程為一元二次方程,因此k-3有可
能為0,從而得出k有可能等于3,進而推算出結果為k≥- 。在
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提出了自身觀點,一方面對其創新思維起到了
促進作用,另一方面還能加深學生們對于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二、加強問題研究
(1)理論概念分析
當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結束之后,教師便需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此時學生們便會時刻緊跟教師的思路,內心中涌現出對于知識學習的欲望。教師便可以通過小組的形式鼓勵學生們進行探討,自己則在班級中來回巡視,并對于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給予相應的鼓勵、啟發以及輔導。
(2)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有一道數學題目的題干為:某手機運營商推出了全新的服務內容,所有包月的用戶均能夠免費獲取一定的流量,但是如果超出其額度,則需要進行額外繳費。且該費用y是實際流量使用x的一次函數。當前小牛已經用了60G流量,交了5元,小馬用了90G流量,交了10元。此時求問y和x之間的函數表達式以及包月用戶具體使用的流量額度。
假設y=kx+b,由此可以得出50=60k+b以及100=90k+b。經過計算可以知道k= ,而b=-50。因此,y和x之間的表達式便是y= x-50。同時,當y=0的時候,可以計算出x為30。由此可以知道,所有包月用戶每個月能夠使用30G免費流量。
現如今手機已經變得非常普及,基本上所有學生都會使用手機流量進行網絡瀏覽以及視頻觀看。此案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此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一方面能夠對其思維發展帶來益處,另一方面還能幫助其完成經驗累積。尤其是學生們經過長時間討論之后,能夠自主完成題目辨析,取得學習的自主權。
三、反思歸納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時刻遵循民主性原則,平等對待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學生們通過自己的理解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獨有的思路,而教師則需要對其創造性思維和理念予以表揚和肯定,并從中選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學生,讓其在講臺上向全班同學展示,以此達到分享的效果。而對于一些存在一定偏差的思維理念,教師則需要對其進行適當點撥,引導其轉換思維,獨自完成題目解答。最后,教師再將全班學生的想法進行歸納和總結。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初中數學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特殊性,教師在實際授課時,理應對其積極性以及創造性進行充分調動。通常而言,可以從例題鞏固以及練習深化兩個層面入手。也就是在已經完全理解的前提下,教師依靠例題分析的方式,幫助學生們對知識點進一步鞏固。而且,教師還需要盡可能尋求最為合適的角度,從而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思路,讓其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進而在未來的學習中,從中找尋獨有的知識探索方式。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知識的難度相對較淺,同時學生又處于青春期的初期階段,性格十分多變。因此,教師應當對于知識的導入以及認知提高應有的重視。開展互動遞進式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配合,教師發揮好自身引導性作用,為學生們創設良好的環境。而學生則需要與教師以及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從而共同展開知識探討。
參考文獻
[1]努爾也古麗·克拜都.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互動遞進”教學模式[J].教育科學:全文版:00082-00082.
[2]楊瑩.初中數學互動遞進教學模式初探[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6(z2):72-72.
[3]潘海平.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遞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6):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