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新課程物理教學的理念,新課程教學,一切以學生為本并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初中生生理、心理及思維的過程,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和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守好本分,樹立目標、充滿正能量
過去學生家長給學生的選擇是,要么讀書要么出來做工掙錢、干農活,而今新的讀書無用論讓相當的一部分家長給孩子可以選擇認真讀書或不認真不讀書,這些不認真的學生整天無所事事,不是打瞌睡就是講話做小動作等影響其他學生,學生很痛苦(無聊,沒有目標),老師也很頭疼。教學中通過故事分享,學生體悟到認真讀書是學生的本分,只有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讀書才會有動力,生活才會有方向感。生活在鼓勵、贊揚和被認可中的學生,更加自信和自愛。教學中努力尋找學生的優點并加以放大,對學生的缺點努力縮小。贊賞加鼓勵,讓學生明白「你有多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自己的聰明在哪里」,每一人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除了學習成績單還有另外一份人生成績單,學會擁抱和傳遞人生正能量,充滿善念和孝行。讓「感恩、尊重、愛」充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之中,成為教育的主流。
二、融洽師生關系,陪伴學生成長
有快樂的老師才有快樂的學生。做一個積極陽光,上進的老師,保持生活工作的激情,注重個人修養,向“經師”和“人師”學習,提高自身修養,師生同心逐夢。師生每天期許自己每一個自信的笑容能讓人特別的幸福和溫暖,讓每一位學生都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氛圍里的 “笑長”。師生一起學習充滿正能量的手語歌曲,課余師生一起學《感恩一切》,《母親的手》,《人間有愛》、《別害怕去夢想》手語歌曲,讓學生內心充滿正念正思維。用愛化礙,不要讓愛變成一個個傷害。教育是『凈化人心』的工作,要讓孩子有感動、有感觸,一個成績再差的學生,雖然上課他也不見得聽得懂,可是,他很清楚知道你愛不愛他。要培養出對社會有感覺的學生,身教是一股動人的力道;權威不見得讓人信服,身教會讓人心服口服,但需要時間。
用溫暖的故事帶動學生共同分享,用生命感動生命,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把老師和家長的愛找回來,用心用愛陪伴學生,讓學生在感恩尊重愛中成長,只要感情在,不怕成績上不來。
三、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來當物理小老師
課改的關鍵是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行為轉變,以前教學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被動辛苦的學,現在讓學生人人都有機會上臺當小老師,小老師職責是將老師當天布置作業寫于黑板,收取和分發作業,課堂小測本的收集和分發,小老師有輪流的和臨時的,小老師在臺上評講調版學生的答題,作業、考卷、練習卷講評,小老師與同學互相提問、質疑、解答,老師在關鍵時刻點撥,促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自覺,參與的熱情和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想當好小老師,就要和學習小組群策群力提前認真的預習、領悟課本知識,在課堂上對各種問題,才會解答,如遇到難題還可團隊合作發揮集體智慧,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信心、勇氣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課堂氣氛相當的活躍,學生優勢互相促進,優弱互補,其中一幫一結對提升學習成績效果顯著。開展小組團隊合作競賽,獎勵優秀團體和最佳個人,極大激發學生去積極開動腦筋,學會思考和懂得發現問題。蘇聯教育心理專家柴科夫斯基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最有價值的本錢”。學生每天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通過新知識的學習,帶著更深刻的、甚至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
四、多元模式的課堂教學,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1)透過小老師,學生快樂,主動,有效的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學會提問題,善于發現問題,以問題為中心,從“學會”向“會學”轉變,如變阻器的連接方法是 “一上一下” ,學生就提出如果接入的是上面(或下面)兩個接線柱會如何呢,并進行實驗驗證。小組互動使學生互助,取長補短,培養勇氣和膽識,激發思維,挖掘潛能,提高在不同環境中的表達和自我表現的能力,臺上臺下互動,小老師的答題思路和方法得到糾錯或評價,培養孩子的質疑能力和挑戰精神,激發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學得輕松快樂,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2)物理實踐從課內向課外延伸
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加強實驗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教學中盡可能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動手的實驗,讓學生把從實驗中觀察到的物理現象和測得的實驗數據,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并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得出相應的物理規律,概念和公式。
分組實驗一改過去教師先演示,講解,再學生跟著做的模式,而是課前先布置預習,熟悉本實驗的內容,目的,所需器材和實驗步驟。上課時根據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實驗器材進行選用或增補,整個實驗教師只起輔導和釋疑作用,同時學生完成實驗后,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自由發揮,利用現成的器材,任自己的想象,或在老師的誘導下,“隨意”做起實驗來,學生在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的驅動下,能集中精力擺動各種儀器,從中觀察到不同現象,再加上適當的總結和歸納,作為課內所學知識的補充和延伸。如測平均速度帶學生上操場實地測量,采用小組競賽形式,學生要按秒表、測路程、記時、記錄、計算,既分工又合作,極大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電學部分的教學,每一個班級都備一套完整的實驗器材,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通過實驗來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答疑解惑,體驗成功的樂趣,如電路的“短接法”,在初中物理屬于一大難題,但通過這種方法其難題在不知不覺中迎刃而解了。如“伏安法測燈泡的功率”,通過學生的盡情參與實踐,對本實驗的各種故障問題,變阻器的各種連接方法出現的現象等問題從直觀的感性認識到升華為理論分析,學會從遇到問題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滿成就感。
總之,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新的教學方法如課前的查資料、收集信息法、課堂上進行“知識競賽搶答”,游戲法,猜謎…等不斷涌現。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優化組合,才能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充滿活力,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