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下,語文教學的著重點更加強調對學生基礎語言知識的教授上,對學生審美意識及能力的培養缺乏足夠的重視。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挖掘各種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的審美情緒,不僅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效提升,對學生人文情懷的養成也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創新多種教法構建學生的閱讀審美,讓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內涵和魅力感悟中提升自我。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審美教育 "構建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實施,當下語文教學更加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構建,審美情趣作為核心素養中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作用。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教學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審美教育,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體現學生審美價值的重要創新教學舉措。本文從課本教材、自主閱讀、情境創設和課外閱讀四個方面探究小學語文的審美閱讀構建策略。
一、在課本教材中挖掘美
教材是承載審美因素的有效載體,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了大量名家所寫的文質兼美的經典文章,無論是其語言的表達還是思想內涵的呈現和情感闡明方面,都蘊含著豐富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睛,鼓勵學生在課本教材中挖掘美,為閱讀審美的構建奠定基礎。
比如,《海倫?凱勒》這篇文章充分展現了海倫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和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生活態度,為了讓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人性美和品格美,我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開展合作探究,針對海倫拼寫單詞、學習盲文和練習說話這幾個事例展開詳細講授,讓學生自由談論交流中強化情感體驗。又如,在教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感知文章中體現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教學《煙臺的海》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挖掘文字語言的美,在字里行間中感受作者為我們勾畫的美景,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在自主閱讀中感受美
閱讀教學的培養重點主要落腳在對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方面,結合語文閱讀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自讀自悟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感悟,在閱讀中積累、內化,在閱讀中欣賞、升華,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讓學生在自讀中感受意境美、音樂美及情感美,對提高審美構建的效果有重要推進作用。
比如,在教學《春光染綠我們雙腳》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課文中展現的植樹前后的巨大變化,體會植樹帶來的好處,幫助學生發現植樹后大自然的美好,我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展開想象。課堂教學中,我先通過范讀指導學生掌握詩歌朗讀的技巧,為了讓學生理解文本中缺失的場景描寫空白,我讓學生在自讀之余展開想象,在拓展內容的過程中感受詩歌的美,在瑯瑯上口的閱讀體驗中感悟春意,在節奏歡快地自主閱讀中體會語言的美。
三、在情境創設中體驗美
情境教學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有效的語文教學形式之一,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創設情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和深化了學生對學習及閱讀的認識,使教學成為充滿魅力的意蘊豐富的美的活動。創設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當下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閱讀情境,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讓學生在體驗美的過程中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及認識。
比如,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我通過制定導學案,讓學生在完成預習作業的過程中將文章中體現黃果樹瀑布的壯美句子重點劃出來,在瀑布聲音和形態美的分析中讓學生對大自然的奇觀有初步認知。課堂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將課前搜集的視頻及圖片資源通過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學生眼前,將文字轉變為生動的圖像及聲音,為學生創設了生動形象的情境,不僅有效吸引了學生注意,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在身臨其境中喚醒了學生的情感,讓其獲得美的熏陶及感染。
四、在課外閱讀中發現美
閱讀美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在課堂上一蹴而就完成的,需要師生長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審美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審美能力,還要積極鼓勵學生閱讀相關的課外讀物,在課外閱讀內容中發現美。
比如,在教學完《伊索寓言》三篇寓意深遠的文章后,我給學生布置課下搜集閱讀其他伊索寓言故事,并在日記中談談體會,在搜集寓言故事的過程中也可以不拘泥于伊索寓言,一切具有深遠寓意的小故事都可以拿來分享;在教學《三打白骨精》后,我向學生推薦了其他三部名著,讓學生在借閱中摘抄自己認為寫的好的段落與同學分享,在課外閱讀的交流分享中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建立對四大名著的初步了解,為后續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美育教學時基礎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是素質教育的根本途徑。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十分注重對學生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挖掘美、感受美、體驗美和發現美的過程中促進自我審美能力的提升,提升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水平,促進語文閱讀課堂的高效構建。
參考文獻
[1]袁曉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審美能力培養的策略與途徑[J].語文教學通訊,2018(30):61-62.
[2]王波.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J].漢字文化,2018(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