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階段是能力培養,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也是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如何樹立和培養科學而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從六個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大學生""價值觀 "培養
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像這種對諸事物的看法和評價在心目中的主次、輕重的排列次序,就是價值觀體系。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是決定人的行為的心理基礎。價值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總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比如,對某種事物的好壞總有一個看法和評價,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看法不會改變。但是,隨著人們的經濟地位的改變,以及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改變,這種價值觀也會隨之改變。這就是說價值觀也處于發展變化之中。
價值觀取決于人生觀和世界觀。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一個人所處的社會生產方式及其所處的經濟地位,對其價值觀的形成有決定性的影響。當然,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觀點以及父母、老師、朋友和公眾名人的觀點與行為,對一個人的價值觀也有不可忽視的。價值觀也不僅影響個人的行為,還影響著群體行為和整個組織行為。在同一客觀條件下,對于同一個事物,由于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在同一個單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錢報酬,亦有人重視地位權力,這就是因為他們的價值觀不同。同一個規章制度,如果兩個人的價值觀相反,那么就會采取完全相反的行為,將對組織目標的實現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
價值觀的種類:
(1)理性價值觀。它是以知識和真理為中心的價值觀。具有理性價值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價值觀。它是以外形協調和勻稱為中心的價值觀,他們把美和協調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價值觀。它是以權力地位為中心的價值觀,這一類型的人把權力和地位看的最有價值。
(4)社會性價值觀。它是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價值觀,把為群體、他人服務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5)經濟性價值觀。它以有效和實惠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實惠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六、宗教性價值觀。它以信仰為中心的價值觀。認為信仰是人生最有價值的。
新世紀的大學生,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第一,認真學習。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矛盾。還要學習經濟、政治、法律、科技、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
第二,認真進行思想改造。經常進行自我改造,這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而這個改造最主要的在“內因”。要想認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標準,不斷檢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必要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克服任性和偏私。還要敢于向一切錯誤的思想觀念、腐朽的生活方式宣戰,要勇于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改造的目的。
第三,善于區分觀念的正確與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比如享樂主義,這種人生觀認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貪圖安逸,追求吃喝玩樂。在它的影響下,一些人講“不要活得太累”,“過把癮就死”等。面對燈紅酒綠的美食城、歌舞廳、夜總會,有的領導干部經常泡在里面,還美其名曰“工作應酬”。對諸如此類的觀念和說法,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區分,對錯誤的東西必須要堅決抵制,否則,你原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慢慢會被這些所謂的“新觀念”所替代。
第四,正確地對待權力、地位、金錢。人的一生如潮起潮落,飄忽難定,在潮頭風光時要看到落到潮底的危險性,在潮底的時候則要有向高峰沖擊的信心和行動。比爾?蓋茨中途退學時,誰會想到他能成為世界首富呢?這樣的例子多得數不勝數,世界上什么樣的奇跡都可能發生,其前提只有一點:我還活著,我要努力行動,我有信心,這是人一生中最最寶貴的財富。
第五,選擇高尚的人生觀,追求高尚的品格。人生觀是可以選擇的。不同的人生選擇,決定著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選擇體現著不同的人生觀,要樹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
第六,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人是生活在現實和理想、物質和精神的世界之中的。現實世界、物質世界是人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理想世界、精神世界則是人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取向。推動任何一個世界,都不能算是真正人的生活。我們主張每個人都應該有他一定的物質利益,反對的是將個人利益置于社會利益之上,唯利是圖、損人利己。我們提倡的是將理想和現實、精神和物質統一起來,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結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融入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當中,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為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奮斗當中。
總的來說,大學生不僅要有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等正確的理論為指導,更要勇于實踐,在具體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培養、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人生價值觀。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者的主力軍,影響大學生人生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僅需要調動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做好工作,更需要我們每個大學生自覺實踐,勇于探索,讀書好學,多思好問,革新創造,特別是注意從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求真務實,把學校和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加強社會價值的行為規范,經過價值實踐的反復強化,鍛煉敏銳的思維,形成良好的判斷能力,進而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努力使自己成為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的那種會生存、善學習、勇于創新的復合型人才,確實地肩負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使命,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思燕.網絡時代大學生倫理道德教育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5.
[2]雷尊敏.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J].大學時代(B版).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