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學科知識已經滲透到每一個科學領域,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服務于生活”“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較強的主動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工作、學習、生活。因此,在小學階段加強主動學習意識教育,使每一個學生懂得學習的價值,樹立探究意識,形成探究解決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通過這一應用過程學會用學習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世界,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是學習活動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主動學習""學習方法 "合作學習
一、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雖然學習活動是一種智力活動過程,但是非智力因素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有些學生即使智力出眾,成績也只是平平。倒是有些智商并不是太高的人,能取得成功。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學習興趣就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材料,讓學生懂得學習的重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學生就會主動要學習。一是利用教材中名人,歷史事件。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可適當結合時事,讓學生認識到落后就會挨打,又要讓學生明白,只有科技進步,國家富強,才能屹立于世界,不被欺負。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二是聯系生活實際,把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不僅可以發展學生思維素質,而且在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到“知識有趣”、“知識合理”、“知識有用”,從而增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小學生學會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感受知識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經驗解決問題,達成知識學習與生活經驗的和諧同步,自覺抵制社會中的不良思想的侵蝕。現在農村中彌漫著讀書無用論,認為只要會掙錢就好,不一定非要認真讀書。而通過生活實際中知識的運用,使學生懂得生活離不開知識。
二、變“苦學”為“樂學”
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要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其潛能就會得到激發,主體性就會得到發揚。,因而,教師要在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創造的情景,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形象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地參與教學活動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利用多媒體,通過動畫演示引導學生圓的面積公式,讓學生記住的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也讓學生學到的數學方法——切割法。又如在教學《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時,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現《清明上河圖》,欣賞這幅畫時既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具體了解這幅畫的恢宏,當時汴京的繁華,又掌握了看圖寫作的技巧。二是利用教材中的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8乘法口訣時,在記口訣時,可用“一只螃蟹一張嘴,兩只眼睛八條腳,兩只螃蟹兩張嘴,四只眼睛十六條腳,( ")只螃蟹( ")張嘴,( ")只眼睛( ")條腳。”這個游戲來幫助學生記口訣。這樣就把單調的口訣趣味化了,調動了學生記口訣的熱情,而且記得牢。
三、學會合作學習
在經濟一體化與專業分工日趨精細的今天,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已經成為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品質。要通過參與式的交流,讓學生成為學生的主人,成為能夠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要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個體與群體的交往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理解他人、欣賞他人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欣賞。
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一是合理分組。劃分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也是合作學習能否成功的基礎條件。二是合作學習小學在形成一定的機制。合作學習小組內可實行輪流小組長,組長要起組織者的作用,讓全組成員責任明確,都投入到合作學習中去。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流利表達,認真傾聽,并對同學的發言及時評價。在班級交流中,中心發言人輪流擔任,其發言代表小組的意見,概括其他人討論時的論點。如果中心發言人的發言未能表達小組同學的意見,其他成員應積極補充。三是合作學習的任務明確、適當。合作學習的任務選擇非常重要,學習任務必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在活動中,小組是一個整體,目標的達成是以小組而不是以每個組員的成就來衡量的。在共同目標的作用下,各組員結成利益共同體:成績好的、能力強的學生在自己完成學習任務后會積極地去幫助其他學生;而成績較差、能力較弱的學生則會出于集體榮譽和自尊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學習,以保證自己所在小組不會因自己而失敗。四是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后的全班交流。合作學習結束,要讓各小組向全班匯報交流,分享其成果。全班交流應注意這幾點:其一,交流的內容要包括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三個維度的要求;其二,要讓大家認真傾聽;其三,各小組中心發言人代表的是小組。五是教師隊伍要發揮好評價的導向作用。教師要對小組合作的成果給予恰當的評價,評價方式可采取團體獎勵、表揚專用的布告欄、特別的表揚慶祝或游戲活動。
參考文獻
[1]張紅基.關于新課改下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思考[J].學周刊,2018(26):65-66.
[2]董君武. 構建個性化學習系統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