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造就了我們華人的儒雅氣質,它就像是一條因文明而聚集的長河,滋養著我們的生命,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儒雅是中國人的代名詞,它包含了中華民族歷史中的思想文化、民族風情以及民族精神等,是我們世代相傳的文化結晶。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糅合了各種文人典故、詩詞歌賦、漢字文化,為我們的學生帶來一場文化的盛宴,是培養學生儒雅氣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 "傳統文化 "儒雅
語文作為文化的載體,注定它與其他科目的不同,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大多依靠于我們的語文學習,從而系統地傳遞給學生,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雅士。儒雅是一種氣質,是學生文化底蘊的表現,就像一陣清風,讓人如沐春風。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注重向學生傳遞傳統文化知識,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從而培養學生儒雅的氣質,提高學生的語文修養。
一、文人典故,教學為輔,學生為榜
在中華歷史的畫卷中,從來不缺乏文人典故,他們就像是一個標桿,為我們豎起國人的旗幟。高中語文課程中,有對抗封建勢力,用一支筆來滅敵的魯迅;有歷經改革之難,依舊大氣磅礴的毛澤東;有滿志躊躇、深感彷徨的朱自清;更有以家族之興落映射封建之盛衰的曹雪芹;有大將風范、負荊請罪的廉頗;不屈不撓、大義凜然的蘇武;神機妙算、憂國憂民的諸葛亮等,這些都是教師向學生傳遞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素材。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仿古效今,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例如,教師在教學《滕王閣序》的時候,里面有很多典故,比如:“騰蛟起鳳”出自《西京雜記》卷二說董仲舒夢嬌龍入懷,作《春秋繁露》。又說楊雄作《太玄》,夢自己吐出鳳凰?!白秘澣X爽,聲斷衡陽之浦”:古代傳說廣州有誰名貪泉,人喝了這里的水就會變得貪婪?!肚f子.外物》記載處在涸轍里的鯉魚求救的故事。作者通過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同時也為我們的學生豐富了課堂的學習資源,增加了學生的文學素養。
二、詩詞歌賦,教學為重,學生所幸
很多高中生都不喜歡學習文言文或者是古詩詞,主要是因為翻譯有一定的難度,同時還要背誦全文。但殊不知這里蘊含著古人極為豐富的精神世界,是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學習內容,也是培養學生文人儒雅氣質的重要方式?!对娊洝防镉谩半m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來表達自己對理想的堅定,即使被粉身碎骨,我的志向也不會改變,我的心里怎么能因受打擊而引起恐懼呢!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教師與學生亦應該扛起身上的重擔,在教學中親盡全力,學習古人的文化與精神,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自身的儒雅修養,最后你會發現:我生于中國,學習傳統文化,何其幸運。
詩詞歌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化,是歷代文人雅士的結晶,在我們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死記硬背”讓學生強行記憶,但是背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其中的精神,才能夠不斷的豐富自身的情感。例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倘若只是單純地記憶,學生只會在心里留下憂愁的印象,因此教師應該向學生講解,“愁心”所表達是一種擔憂與思念,“明月”代表的是一種純凈的情感,心昭于明月是一種執著。只有教師循序漸進地傳遞給學生詩詞中表達的情感,才能夠讓學生深切地理解與感悟情感,從而增強自身的文學素養。
三、漢字文化,教學為要,學生之書
有的人說中國人的儒雅主要歸功于我們的漢字文化,正因為有字,才有了我們的詩書氣質——儒雅。漢字形成的契機源于人們對表達的渴望,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不論是寫作還是答題,都對漢字書寫有嚴格的要求,我們說字如其人,學生寫一手好字,也會展現出學生的儒雅氣質,給人高雅的感覺。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在傳遞漢字文化的時候,可以挖掘漢字的形態演變以及文化內涵底蘊,從而將漢字的美感滲透給學生。
例如,教師在講授《勸學》的時候,“勸”與“學”這兩字的原始字形都與現代漢語有著巨大的差別。比如“勸”字的繁體字為“勸”,“學”字的繁體字為“學”。一個像鳥兒在唱歌,為農民報信息;一個像是幼兒需要手把手地教,才能夠學會。教師將這兩個文字所蘊含的信息用畫圖的形式來表現,讓學生清晰地感受到漢字的細膩情感,從而感嘆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對漢字的學習體現了個人的文化修養,展現了學生的文學素養,是塑造學生儒雅氣質的重要途徑。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擴展語文課堂的文化事業,增強自身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從而讓學生在高中語文的課堂中,感受到文人典故所傳達出的力量、詩詞歌賦中所蘊含的道理、漢字文化中所隱藏的真知。這些都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飽受傳統文化的浸染,提高自身的修養,增強語文實力,從而在未來創造出更具時代特征的文化,成就自身的儒雅之氣。
參考文獻
[1]馬康.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文學教育(上),2018(12):102-103.
[2]高毅鑫.基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高中語文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