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農村學校實施二三級管理,重點在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這也是人文情懷的一種體現,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和對個性的追求。為了做好農村學生管理,還要從規章制度、背景文化和家長協作入手,共同參與到農村學生的管理中,提高農村學校學生管理質量。
關鍵詞:農村學生 "管理 "制度
對于鄉村二三級管理來說,不是不可能,只是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給予相應的方法和對策,只有在不斷的觀察與總結中,才能發現還有更好的方法達到更好的效果。無論從哪一方面整改,都是為一個目標,學生能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及學習時間,在各方面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能從小事嚴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盡量做到最好,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圍繞“我想相信我能行”大大鼓勵了學生都有這個能力,都有這個信心。努力在鄉村艱難的日子中,考個好成績,走出大山,用自己的優異成績即更好的發展路,感恩幫助過自己的每一個人。
一、科學的開展學生管理
(1)合理利用制度化管理
學生生活的班集體是一個小型社會,好的班級可以造就所有人,而不好的班級管理,責任影響一群人,積極發揮群體的力量,利用群體的輿論來規范學生行為。為了讓班級管理變得更加有力,可以融入學校的校風、校訓文化,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性格特點,制定各年級管理目標,班主任還可以根據年紀管理目標制定班級管理目標。例如七年級學生以成長和適應環境為主,要學會學習,培養學習方法;而八年級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要加強心理輔導,鼓勵他們多進行人際交往;九年級的學生,則要引導他們學習自我認識,自我批評和自我評價。學校可以鼓勵老師、村干部到校組織講座,讓學生們了解到我們為什么要加強管理,這對他們未來的人生會有什么幫助。
(2)依托民族文化,營造管理氛圍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尤其是農村地區,少數民族村寨眾多,各民族和諧共生。而很多農村學校更是抵觸少數民族聚居地。為了加強學生管理,可以在學校設計一些民俗文化長廊,讓學生感受熟悉的民族風情,創造以民族文化為內涵的校園文化,更能得到學生的認同。此外,積極開展各種問題活動,通過活動,學生可以放松身心,還能展示自己,例如文化藝術節、運動會,還可以融入一些少數民族運動項目。民俗文化為背景的學生管理,給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絢麗斑斕的校園生活,他們在這里愿意接受管理,并養成自主管理的習慣,他們發揚個性,勇于突破自己,樂于溝通,與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主動參加學習,因為一個輕松快樂的環境,是學生堅強的后盾,并且能激發學生的心態管理能力、自我心智管理能力、自我形象管理能力、自我激勵能力和交際能力。
(3)構建雙向管理機制,搭建民主管理平臺
實現二三級管理,不是簡單的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因為這種管理方式是單面的,很難得到反饋和客觀評價。做到二三級管理,實現雙向反饋,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產生溝通,同時尊重被管理者的實際情況,根據學校管理的需求,學生發展的需求,制定管理計劃,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在學生管理工作中,一定不能改變的原則是要突然人文關懷,體現人文精神,因為學生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看似在管理他們,其實是在培養他自我管理的能力,運用二三級管理,多項反饋機制。學校對教職員工也一樣,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機制,保障教職員工的合法權益,給他們機會發揮能力,創造管理管理,鼓勵他們改革管理辦法。
尊重學生的想法,這是作為一個教育者最基本的素質,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不管是差生還是優生,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勇于探索,在生活中保持開朗和熱情,鼓勵班級發揮集體力量,可以團結一致的互相監督,積極管理,人人都能才遇到管理中來,實施民主管理。
(4)鼓勵家長參與
農村學校學生與城市學生最大的不同并不是智力方面,而是生活環境,農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從心理上看,他們更加沒有安全感,從生活環境來看,多是老年人帶孩子,甚至還有的孩子獨立生活,或者跟著其他親戚,疏于管教,在性格和行為上肯定有極端問題存在。為了做好學生管理,學校不能停留在校園層面,還應該多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促進他們參與學生管理,幫學生培養正確的情感價值觀,鼓勵他們努力學生,要自信,要相信未來。
在實踐中,學校可以強化家長的責任意識,開一些簡單的家長教育講座、家長會,家長活動等,給家長們灌輸正確的教育理念,不要讓他們有依賴意識,覺得什么都可以交給學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在家庭中是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導師。對農村學生來說,很多家長在外打工,但作為學校,也要與家長建立聯系,讓他們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感到溫暖,感到幸福,與學校一起,成為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好家長。
二、總結
總的來說,農村學生管理有其特殊性,從學生個體情況來看,積極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個性的發揚,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開展學生管理,都是現代農村學生管理工作要涉及到的內容。作為學校、教師和家長,首先要重視學生管理,共同努力,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淮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8(02).
[3]殷海燕.人文關懷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3:17.
[3]章合祥.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J].貴陽學院學報,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