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授課過程中,主要是以口頭語言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口語表達能力是教師的一種重要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應當特別重視教學口語表達能力。那么該如何使教育專業《教師口語》課堂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呢?本文將以此為中心論點,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教師口語 "口語素養 "提升策略
要想提高《教師口語》教學效率,首先要求教師們要做到不斷充實自身文化素養,其次是要以飽滿的情感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要善于反思,不斷進行策略調整,此外還要創建多個平臺,豐富實訓方式。只有在多維度共同努力下,教師的授課能力才能不斷得到發展。
一、廣泛閱讀,提高文化修養
口語交流是一個信息輸出的過程,如何使這個過程變得順利,需要教師不斷擴充自己的內在文化修養,教師只有具有廣博的文化,才能在交流表達過程中得心應手。對此,教師可以樹立“學到老,活到老”的想法觀念,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增加閱讀量,用充實完善的知識來擴充自己的文化系統。
語言是教師授課過程中最重要的武器,它傳遞出的信息內容能夠很大程度上地影響學生們對課堂的投入度以及對知識的接收率。加之于口語教學中的內容十分豐富,比如在學習到“普通話口語訓練時”,為了使課堂更加多彩,為了使學生們掌握更全面的口語訓練技巧,教師不僅僅要注重對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還要拓寬知識面,多了解一些科學、地理、政治、歷史等方面的知識,當教師有較高的學識素養及寬闊的視野,才能做到在課上引經據典、旁征博引,使學生們受到熏陶和感受,用多姿多彩的內容知識和學生們展開口語交流,進而促使學生體會到口語練習的魅力。
二、以情動人,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負責對學生們進行知識的傳輸,同時還伴隨著心靈的碰撞,情感的交流,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充分調動自己的真情實感,首先要讓授課內容觸動到自己的心弦,才能將這種情感通過口語形式準確地傳遞和表達給學生們。語言的影響力是深刻廣遠的,因為它富含這濃厚的情緒色彩,是激動人心地、是平靜悠揚地、是義憤填膺地、是聲淚俱下地還是悲喜交加的,都可以通過口語的聲調、音色傳遞出來,并直擊學生的內心。
沒有情感的語言就像一潭沉寂的死水,是蒼白無力、毫無生機的,在這樣的氛圍中開展口語學習活動,很容易讓學生們感覺學習過程味同嚼蠟,課堂氛圍也會變得死氣沉沉,長此以往,學生們會對口語學習失去興趣。富有真情實感的語言是具有生命力的,它會為課堂增光添彩,它能深入抵達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們置身于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情境氛圍中,進而促使其對口語學習更有興趣。
三、善于反思,進行策略調整
良好的教學效果不僅來自于教師課上的授課活動,還來自于及時的反思和不斷地創新完善。教學的反思是教師積累口語經驗、提升口語素養的有效方式之一。新課程背景下,口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都存在不確定性,如何使口語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減少,并樹立起特殊意識,進而形成個性化口語教學,這需要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口語進行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在授課過程中不斷積累、不斷創新、不斷完善,進而有效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比如在一節新授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引用詩詞典故、趣味故事,使學生們聽的興趣盎然,課堂與師生互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增強。又如在另一堂新授課上,學生們表現的萎靡不振,昏昏欲睡,一點參與興趣都沒有,那么在課后反思過程中,教師就要對將這兩節課進行對比分析,找到自己口語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所在,并能做到存優去劣,及時調整創新。
四、創建平臺,豐富實訓方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微信成為了當代人類使用度極高的通訊方式,與此同時,公眾號、微信群等能夠集結人群的方式也在為教育教學做著突出的貢獻。在引導中學生開展口語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積極創建教育平臺,為學生們拓寬實訓方式。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或者公眾號搭建語言實驗室,這樣具有科技感的教學過程,能夠正確掌握學生的練習與反應情況,積累學生學習情況的資料,為以后改進教材教法和科研工作提供依據,另外,還可以豐富教學方式,實現集體教學、分組教學個針對化訓練的全面統一,有效實現了不同水平學生的全面有效發展,同時也為教師教學口語素養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總而言之,在中學生的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使學生們的學習水平不斷提高,就要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創新教育教學策略,為學生們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們用一顆輕松愉悅的心來面對學習活動,使教師能夠認真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從而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熊學敏.淺析高職院校《教師口語》教材現狀及建設——以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鄂州大學學報,2015(06).
[2]袁鵬.《普通話及教師口語》課程設置及考核標準建議——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47):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