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于落地。
隨著《存托憑證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保薦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盡職調查工作實施規定》等9份文件的正式發布與實施,熱鬧了好一陣的“網紅”CDR,終于在眾多投資者的翹首以盼中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資本市場的平靜被再次打破。
證監會于6月6日發布并開始實施的這一系列文件,意味著近期熱議的獨角獸企業通過CDR方式回歸A股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適格紅籌企業可以按照相應要求向證監會遞交CDR發行申請,證監會也將啟動受理工作。之后,參照A股IPO的受理審核流程,CDR首單發行將在不久的將來正式面世。A股正式迎來“CDR時代”。
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的眾多投資者來說,CDR還是我國證券市場上的新生事物。簡單地說,CDR即存托憑證,其定義為在境外的上市公司將部分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當地保管銀行,由中國境內的存托銀行發行,在境內A股市場上市,并以人民幣結算供境內投資者買賣的投資憑證。
也就是說,CDR為國內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可以人民幣結算進而投資海外股票的方式,直接為國內的海外上市公司打開了一扇在A股籌集資金的大門。并且,考慮到對象為已上市公司,在審核條件等方面不需要按照IPO方式來進行。這無疑大大提高了投資海外上市公司的便利程度。從長遠來看,CDR的推出更是為中概股的理性回歸創造了條件。
另外,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CDR初期以服務創新企業試點為主。日后,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CDR還將在滬倫通等機制下發揮更大作用。難怪投資界甚至有人大呼:“CDR的一小步,是中國投資市場的一大步!”
或許是基于對新生事物的期盼,或許是由于國內A股市場的表現,或許是緣自一大批獨角獸企業的誘惑,以至于CDR一出現就受到了國內投資者的瘋狂追捧而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人人似乎都憋著一股勁兒,仿佛誰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從中大撈一筆。
然而資本市場中風險從來不會缺席,一項新規則的出臺必然有其兩面性,CDR也同樣如此。多年的股票市場的發展,讓人們對于金融秩序有著更加寬松和合理監管的雙重期待,而這兩種期待無疑又存在著很大的矛盾性。CDR正是在這種急切而又矛盾的期待中誕生的,也許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的存在。
比如,CDR實質上會使得標的企業在不同市場產生“同股同權不同價”的現象,從客觀上為投資者提供了套利機會。但是中國市場與海外市場目前的融通機制仍然不健全,導致不太可能通過正常手段套利,這從客觀上可能會加劇市場操作。
從中國投資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任何一次重大制度變革,都是在利好與利空的反復博弈中進行的,尤其是近年來,中國投資市場的格局正發生著重大變化,而CDR也只不過是其中的重要一項而已。因此,在新興的CDR投資狂歡即將上演之時,作為普通投資者切不可無視風險,投資仍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