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古玉(指宋以前留存至今的玉器)在收藏市場上逐年升溫,成為眾多實力藏家的心頭好。此前臺灣許多藏家從大陸帶回去了大量古玉器,因此據我所知,臺灣古玉精品不在少數。這幾年隨著大陸古玉收藏的升溫,不少臺灣收藏家又攜玉來到大陸,藏品回流。
事實上,人們對玉價值的認可和尊崇由來已久,所以有“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在古代,玉器曾經是被古代帝王放在第一位,老百姓根本不能用;在文化上,整個玉器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各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古人會把最好的東西獻給神,祭祀天地,也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孫;在道德上,玉器所代表的文化同樣深厚……這些都足以見得,在歷史上玉器就是尊貴之物。
而今人喜古玉,大多因其蘊含著古代的古拙美感,而工藝也非今日所能比。除此之外,古玉無論是作為學術研究,還是藝術品裝飾,哪怕是作為藏品投資,其價值都是顯而易見的。時至今天,古玉存世數量非常稀少,因此其價值更加可觀。
在古玉收藏中,第一條就是古玉的藝術性要高,要有美感,一眼看上去就被其吸引。以美作為判斷玉器的優劣這一標準也是古人定下的,古人說“美玉”,如美玉和氏璧,并非因為其玉質地好,因質地好的玉當是翡翠,而和氏璧的價值更主要的是因為它美。所以秦王愿意以15座城池來換取和氏璧,可見玉美的價值連城。任何一件玉被人喜愛,首先是它的美感。了解到這一點,對古玉投資十分重要。好即是要完美、品相好。美好的古玉是投資古玉的首要條件。
因隋唐以前的古玉存世量少,做工精良,價格已經很高,不是一般的家庭投資者可以問津的,所以不適合普通的家庭投資者。當然,有幸在深山老林和市場上遇到價位低的隋唐以前的古玉,要毫不猶豫地投資。宋元明清的古玉因有一定的量,所以價格較低,特別是白玉較豐,一般在1000元左右,具投資的價值。現在看見的量也是有限的,一旦大家都發現古玉這個投資領域,極易達成共識,當大家都和幾年前搶購黃金一樣去搶購古玉的時候,再去投資就遲了。
關于選擇古玉投資,筆者有一套鑒別古玉投資價值的公式可供參考。那就是一塊玉若以1為標準,若玉質好,價格則變為2;若刻工好,則變為4;沁色好,變為8;造型又特殊,變為16;玉的成色好,則變為32。投資古玉要多讀書,任何一項收藏投資的成功都是大量讀書的結果,如香港著名收藏家陸海天,為了指導自己的收藏,他僅買書就買了100多萬港元,他的觀念是,為了收藏,無論多貴的書都要買,因為不看書就有可能上當受騙,付出更多的學費。當然,多讀書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多看,多摸,多拜師,多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