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都一樣嗎!”作業評講課上,有個同學把兩個相似的短語搞錯了,發現自己錯了,她不滿地嚷嚷。“我們不一樣,不一樣……”龔亮用一首耳熟能詳的旋律幽默地回答這個同學。接著,他詳細地講了它們的區別。這是龔亮班上學生的隨筆《音樂龔》里面對他在課堂唱歌的一次記錄。
無論是巧妙地用歌聲回答學生的疑問,還是“你問我愛你有多深”的歌詞“拉”回課堂上那些心不在焉的學生,抑或是課堂上講到一個新單詞“sunshine(陽光)”,隨口唱出一首“you are my sunshine”的兒歌“抓”住學生耳朵,龔亮的課堂始終帶著旋律。
配音、演講、音樂多種方式增進課堂互動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課堂上的互動教學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和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關鍵。
“我們剛剛結束了第一屆英文配音大賽,孩子們的表現特別好,不僅練習了口語,還學會了用聲音去表達情感。”龔亮說,配音大賽的想法是來自于前段時間大熱的綜藝節目《聲臨其境》。他平日里特別喜歡看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在看這些節目的同時,總是會下意識地去思考如何把這些有趣的東西和自己的教學結合起來,從而去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
從《超級演說家》節目中得到靈感,讓同學們每節課進行一個簡短的演講,到如今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影視片段配音,進行配音大賽,龔亮希望孩子們能夠感受到聲音的更多魅力。“我覺得聲音是有力量的,配音主要是角色的情感表達,為了讓孩子們更準確地表達出這個角色的情感,我會通過介紹這個角色更多的背景知識讓他們去體會其中的感情。”
為了讓孩子們不僅僅是把配音比賽當作一個好玩的活動,龔亮會一對一的為孩子們進行輔導,從根據每個不同性格的孩子選擇配音素材,到一對一發音的糾正,再到整個故事背景的介紹和情感表達的交流,龔亮把英語的學習變得好玩又多樣。
“我的想法是讓學習英語變得不會枯燥,極力在目前應試的大環境下去尋找教學的另一種風景。”說到自己特色的音樂帶進課堂的教學風格,龔亮的眉宇之間似乎都帶著律動。
音樂的感染力就如同老師們常常追求的“先搖動一棵樹,然后搖動一片森林”一般,龔亮的課堂常常會因為他的某一小段歌曲觸動到了同學們的某個興趣點,開始是幾個同學興奮起來,接著教室里便響起陣陣掌聲,甚至會出現合唱的場景。“我們班有個學音樂的孩子,她對旋律特別敏感,我在課堂上唱出的某些歌曲,她往往會表現得比其他同學更為興奮,忍不住帶頭開始鼓掌。”
今年是龔亮從教的第七個年頭,雖然如今他的課堂深受孩子們喜愛,班級的學習成績也經得起考試的檢驗,但其實當初他第一次將音樂帶進課堂,收獲到的評價是褒貶不一的。“好的評價就是覺得我還挺有新意的,激起了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很有特色,但是很多負面評價擔心這種花哨的教學是否經得起應試標準的檢驗。”
七年以來,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從任課教師到班主任,拿過幾十個大大小小的獎項和先進榮譽稱號。如今回想起自己剛走上講臺的日子,他的言語之中充滿著經過多年的教學檢驗之后的自信和從容。
用提問的方式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提問,不斷提問,我喜歡不停地提問題。”為了保證課堂十足的互動性,不斷提問是龔亮教學的另一大特色。龔亮現在帶的班級是小班教學,不足三十個同學,盡管如此,要保證所有人都全神貫注地聽課,還是需要不斷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只要老師在課堂上不斷地提出問題,那么學生聽講的這根弦始終就是緊繃著的,他就必須要聽得很專注。”
除了僅僅是讓學生打起精神聽課能夠回答出自己的問題之外,龔亮還會提一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你們覺得是家庭重要還是工作重要,請給出你們的看法。”這是龔亮在講到“職業”主題這一課時提給同學們的課后思考。
“其實,我的提問還有一個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讓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龔亮在教學之中不僅僅是給孩子們傳達知識內容,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會讓他下意識地去培養和引導孩子們的價值觀,遇到諸如“家庭重要還是工作重要”此類的選擇性問題,他會和孩子們坦誠地交流自己的看法,留白一部分,讓孩子們去自行判斷和選擇。
無論是音樂的課堂,演講的課堂,還是持續發問的課堂,龔亮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開口說英語,去表達英語。“只有這樣,英語才不只是學到了,還學會了。”
做“互聯網+教學”模式下的教育探索
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技巧也讓龔亮在“互聯網+教學”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認識,2016年4月,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到重慶調研教育信息化工作,龔亮擔任調研工作現場授課教師受到了好評。
通過新媒體平臺,聽說讀寫練豐富了英語教學的課堂,緊扣知識點的隨堂練習及時反饋學生當堂的學習情況,“互聯網+教學模式下收集的學生學習數據,能夠很好地進行學情檢測分析,這些數據也會對老師的教學成果評估和教學反思起極大的作用。”龔亮坦言,中西部地區在互聯網+教育方面雖然已經做出了嘗試,但還遠遠趕不上北京上海,還需要去做更多的探索。
“互聯網+”僅僅是個開始,未來英語的教與學,需要老師進一步思考如何將“新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對大數據下的數字化英語教學、合作項目式學習、翻轉課堂、微課程、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都需要不斷動腦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談到未來的教學目標,龔亮充滿了勁頭。
“無音樂,不生活。”這是龔亮的學生在隨筆《音樂龔》中對他的評價,如同音樂能寬慰孩子的心靈一樣,龔亮相信未來也能逢風化雨,找尋到別樣的教學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