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新時期下校長管理的發展趨勢,研究了校長管理素質的體現,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校長管理藝術。
關鍵詞:校長管理;發展趨勢;管理藝術
優秀的中學校長可以通過管理層面的優化,營造進取、團結、友愛、和諧的校園氛圍。校長應該在管理決策制定上考慮到教師能力的培養,以及特色辦學,凸顯校園特色、支持教育科研、打造特色課程。筆者以校長管理作為切入點,提出了幾點管理藝術。
一、校長管理的發展趨勢
1.尊重需求
平衡制約相對而言屬于剛性管理模式,通過學生對教師的制約,讓教師更注重課堂上的角色轉換,讓學生變為課堂的主體,構建和諧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對知識的主動理解能力。通過教師之間的制約,讓教師能夠在平等的環境下接受考核和獎懲,杜絕由于裙帶關系和特殊原因享受特權的現象,讓校園環境得以凈化。通過教、職工與校長之間權利的制約,讓校長在決策制定上更考慮教、職工的切實利益,校長的權力被監管并約束。
2.剛柔并濟
傳統中學校長管理大多以剛性管理模式為主,不利于學校管理的穩定發展。雖然剛性管理具有科學、高效、公正、客觀等明顯優勢,但是若長期實施剛性管理,可能由于彈性空間的缺乏而導致管理崩潰。剛柔并濟思想并非要求校長放棄剛性管理,而是為了管理而管理,并非為了處罰而處罰。冰冷無情的制度只會讓教、職工和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壓抑,長此以往便會出現人心渙散的現象。
3.整體著眼
校長在制定關于學校發展的決策時,應該考慮到校園發展的現狀、當今時代對學校發展的要求、教學實際情況,以及決策制定是否會影響到正常教學,需要綜合考慮對學校發展產生的各類客觀因素。作為管理者,雖然不用做到對校園事件了如指掌,但是在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等方面必須胸有成竹地制定科學、準確的決策。只有保障在大的決策方向上準確無誤,才能讓校園發展一直向著正確道路前進,實現高效、科學的管理。
二、校長管理的素質體現
1.教學管理素質
對于中學學校而言,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學校能否獲得政府的政策、資金支持,以及有效的生源,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對于普通中學而言,要想得到教育界的認可并蓬勃發展,必須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作為中學校長,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依靠優質的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扎實的師資力量。
2.組織管理素質
校長的組織管理素質直接體現在校長對教、職工和學生的管理能力及決策制定效果方面。作為一校之長,管理素質的專業性應該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干部隊伍建設,必須強調校園干部隊伍的合理規劃,避免隊伍中存在的裙帶關系,讓管理隊伍清正廉潔,切忌將不正之風帶入校園;其次,為完善規章制度,應該不斷根據教、職工的需求和學生會的建議,調整校園規章制度,避免過度“一刀切”,制度的制定必須以人性化為基礎;最后,民主管理,校長在制定決策時要廣開言路,積極聽取更方意見和建議,提升教、職工對學校各項工作的參與積極性。校長不僅是教育家,更應該成為整個學校的管理者,成為教師和學生的表率。
3.德育管理素質
在校長管理內容中,教書育人應該理解為學校的教學管理聯合學校的德育工作,教學與育人應該并駕齊驅。作為中學校長,首先應該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為學校學生和教、職工做出表率。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屬于重點項目,直接關系到教學管理的有效性。德育內容包含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個人品質培養、社會公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校長自身的德育領導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校長應該不斷提高班主任隊伍水平和自身的政治素質。
三、校長管理的藝術體現
1.強化教師隊伍
全方位了解每位教師的特點和特長,在教學工作的安排上更有針對性。教師隊伍的建立直接關系到學校的長遠發展,以及在教育界的口碑、在安排工作時應該考慮到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自身情緒控制、教學模式多元化等。在教師考核中加入教學質量的考核,激發教師的進取心,不斷優化教師隊伍。
2.完善內部管理體制
目前,我國中學管理采用的是層級制度,金字塔頂端為校長,之后層層排列,管理體系中各個層次的行為人均需要對上級負責,最終由校長統領全局。校長應該加強各層級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建立扁平化結構,逐漸摒棄科層制度。可以在學校內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和教學制度,以便于提高對教學質量的管理;建立考核評估制度,嚴格監督教學質量,把握實際教學情況。
3.以人為本的管理
中學生正處于創造性強的年齡,在行為上不拘一格,要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在管理中剛柔并濟,以學生為本,避免校園環境過于嚴肅。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可以拉近校長與學生,與教、職工之間的距離。在新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下,實現對傳統校長管理模式的繼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王愛秋.新時期中學校長管理藝術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