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上世紀80年代起,遼寧省錦州市凌河區吉慶小學就承載了全市學雷鋒活動基地的光榮使命,“雷鋒式學校”也隨之冠名。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弘揚雷鋒精神為突破口,鞏固和創新少先隊活動,不斷提高對雷鋒精神的再認識,充分利用雷鋒偉大人格的教育優勢在活動開展中創新內容,在教育模式上不斷翻新,使德育工作這個古老的話題不斷被賦予鮮活的生命力。
關鍵詞:雷鋒精神;學習實踐;傳承發揚
從上世紀60年代起,雷鋒就是遼寧省錦州市凌河區吉慶小學全體師生共同學習的楷模和榜樣,雷鋒塑像是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多年來,學校堅持以弘揚雷鋒精神為突破口,鞏固和創新少先隊活動,不斷提高對雷鋒精神的再認識,將雷鋒精神在新時期賦予新的內涵。雷鋒精神,是我們永遠保留、永遠堅守、永遠發揚的一種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讓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雷鋒精神伴隨吉慶小學的學生走向新的輝煌。
一、與時俱進,把雷鋒精神教育作為學校育人的永恒追求
從傳統中發揮優勢,從優勢中發展特色,是學校德育工作不斷創新的核心與動力。從60年代起,雷鋒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嚴守紀律、服從需要、不畏艱難的“螺絲釘”精神,成為教育工作的寶貴資源。學校充分利用雷鋒偉大人格的教育優勢,開動腦筋,變換方式,激發學生參加活動的興趣,使德育工作這個老話題不斷被賦予新的生命力。
傳統的“三個一”“四個紀念日”活動,使學生從踏進吉慶小學那天起就置身于雷鋒精神的教育氛圍。學生入學第一天,參觀校雷鋒圖片展;入學第一周,組織雷鋒事跡報告會;入學第一個月,開展第一次有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心靈深處永遠記住雷鋒。
二、創新活動形式,在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中延續雷鋒精神
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學校始終把學生感受生活、實踐生活、親歷過程作為重點,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發揮校園優勢,迎合學生心理,利用社會資源”作為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1.發揮校園優勢
首先,學校努力開發校內資源,形成人文教育環境。一踏入學校大門,一尊高大的雷鋒塑像矗立面前,沿踴路前行就是學校的雷鋒事跡宣傳廊,這樣以雷鋒教育為內容的人文景觀和學校資源,無疑為學校開展雷鋒教育提供了基礎和保障。教師要求學生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雷鋒叔叔敬禮,提醒自己新的一天要向雷鋒叔叔那樣工作、學習。每天踏入雷鋒事跡宣傳廊,教師都提醒學生用雷鋒精神激勵自己爭做雷鋒似的好少年。各班以“弘揚雷鋒精神,爭做陽光少年”“創和諧環境,做快樂少年”等為主題辦班報,并且自己設計小報。這些雷鋒精神教育的活教材,構成了學校獨特的教育環境,形成了管理特色,即觸景生情思雷鋒,參觀聽講頌雷鋒,努力學習做雷鋒。每學期入學第一天參觀學校雷鋒塑像、校園雷鋒圖片展,通過入學第一周組織收聽“重溫雷鋒的故事”事跡報告會,入學第一個月開展“我與雷鋒比童年”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心靈深處牢牢地打下雷鋒精神的烙印,讓雷鋒精神真正走入學生心田。
2.迎合學生心理
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始終把學生感受生活、實踐生活、創造生活作為重點,致力于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在活動中盡快成長起來。
學校以月為單位共設計四個教育主題,即“走進三月,走近雷鋒”“說給雷鋒叔叔的悄悄話”“續寫雷鋒日記”“弘揚雷鋒精神,爭做陽光少年”系列活動,每個主題都有新創意,體現了教育活動的連續性、銜接性和時代性。其中,續寫雷鋒日記,使學生敞開心扉,傾訴自己心靈深處的獨白,學生在持之以恒的教育中立下了終生學習的志向。
學校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唱響時代旋律”雷鋒小志愿者主題教育活動,在啟動儀式上,學生高舉右手宣誓“從我做起,爭做文明小公民;從現在做起,為錦城建設出力獻策”。每學期都進行小雷鋒志愿者活動的總結,表彰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同時,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體驗活動,每名學生都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我們把堅守雷鋒精神作為建校之本,把提升雷鋒精神作為德育之源,把弘揚雷鋒精神作為樹人之魂,把學校的一切活動蘊含其中,始終宣揚雷鋒精神,始終鑄造雷鋒本色,始終培育雷鋒情懷,才使得學生的思想更加純潔、品質更加高尚、取向更加執著……雷鋒精神,就是我們永遠保留、永遠堅守、永遠發揚的一種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讓中華民族為之驕傲的雷鋒精神伴隨吉慶小學的學生走向新的輝煌!
參考文獻:
[1]盧建芬.讓雷鋒精神之花在中學校園美麗綻放[J].課程教育研究,20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