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增強學生法治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教育教學的重要陣地,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更是發揮道德與法治學科育人功能、彰顯魅力的“利器”,課堂教學效率直接影響和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構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迫在眉睫。本文從趣味課堂導入、多媒體直觀展示、有效問題驅動與創設生活情境四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途徑與策略。
關鍵詞:小學 "道德與法治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價值追求和重要目標。但是當前仍有一些小學數學教師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率低、效果差。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貫徹落實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通過觀念的轉變、方法的創新和模式的變革來著力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趣味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作為教學活動的開端直接影響著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根據課程教學的目標和新課的主要內容來設計導入環節的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來選擇導入的方式,包括組織游戲、融入故事、直觀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實現導入的趣味化,以充分吸引學生分散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情緒,這時教師便可以抓住時機引入到新課的正式教學中。
例如,在教授《周末巧安排》這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導入環節,筆者為學生們講述了一個故事,故事內容如下:在一次周末,小明早早便起床洗漱,雖然今天是周末,不用上課,但是小明不想把時間浪費掉,所以他約了好朋友一起去爬山。到了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們一起回到了家,在路上,正好遇到了小輝,小輝抱怨著說:周末時間過得太快了。這個時候,小明和他的朋友們說道:如果你把周末的時間安排一下,制定出時間作息表,你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了?那么周末的時間該如何安排呢?隨即,筆者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這樣,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筆者通過趣味課堂導入,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媒體直觀展示,加快學生理解速度
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很難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和直觀的認知,這便大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抑制了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起具有直觀性、即時性特征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將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以圖片、動畫、視頻或者音頻等形式,直觀形象且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帶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的感官刺激,幫助學生構建起對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更加直觀的認知,從而加快學生知識理解的速度,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推動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授《我愛家鄉的山和水》這一課時,為了增強學生們的直觀感受,加快學生們的理解速度,上課后,筆者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們創設了直觀的學習情境。首先,筆者利用互聯網收集了許多有關于學生們家鄉的自然景觀,然后將這些圖片、視頻等整合到一起,上課后,筆者利用多媒體的flash功能為學生們播放。在觀看完視頻后,筆者讓學生們根據視頻內容以及自己對周邊環境的記憶,用彩筆把它畫出來。這樣一來,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筆者通過多媒體直觀展示,加快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增強了學生的直觀感知。
三、有效問題驅動,推動教學進程開展
提問是教師檢測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方式,也是推動教學進程開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提問的作用,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思維特點來進行問題的精心設計,使問題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層次性和探究性。同時,教師也要設計好問題提出的方式,從而確保問題能夠成為課堂的驅動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驅使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究,最終推動道德與法治教學進程的開展,保障高效課堂的構建。
例如,在教授《馬路不是游戲場》這一課時,為了推動教學進程的開展,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望,筆者以問題為驅動,為學生們展開了問題探究,問題如下:我們在過馬路時,首先要做到什么?為什么說馬路不是游戲場呢?在過馬路時,有哪些安全隱患?那么怎樣避免這些安全隱患呢?問題提出后,筆者將時間交于學生們,學生們立即圍繞問題展開了思考,一段時間后,學生們得出答案。這樣一來,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筆者通過有效的問題驅動,激發了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推動了教學進程的開展。
四、創設生活情境,提高知識運用能力
生活是知識的源泉,也是知識的最終歸宿,只有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構建高效的道德與法治課堂。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將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以此在課堂中創設生活情境,使課堂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能夠產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更加深刻地認知,明白道德與法治的實用性,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知識運用的能力,為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例如,在教授《我們小點聲》這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知識運用能力,豐富學生們的情感體驗,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們創設了生活情境,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看到提示一些提示語“禁止大聲喧嘩、禁止追逐打鬧”等,那么,這些提示語有什么作用呢?這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需要安靜的環境學習、休息,當其他人在休息或者學習時,我們要維護安靜的環境。學生們通過與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聯系,很快便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懂得了在生活中為什么要"“小點聲”。這樣一來,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筆者通過創設生活情境,有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總之,構建高效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是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優化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快學生知識理解的速度,最終構建起小學道德與法治的高效課堂,為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梁宇寧.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9):75-76.
[2]徐華.多策并舉打造高效課堂[J].名師在線,2018(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