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位專家這樣說過,“若干年后,學生很可能淡忘了當年老師傳授的知識,卻怎么也丟不掉老師所培養的各方面能力”。是的,知識是容易遺忘的,而學生在學習中所培養的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可能陪伴他一生的成長。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認為我們新課改所堅持的方向,就是在授生以魚不讓餓肚子的同時,更要授生以漁,盡可能的培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如何授生以漁?
關鍵詞:中職思政 "創新 "問題 "引導
一、設計問題,啟迪思考
孔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思是,惟有當學生積極思考困惑得急于想弄明白時,我們才可適時啟發;惟有當學生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我們再恰到好處的去點撥,這樣學生思考教師啟發誘導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教師所要承擔的任務,首先就是創造讓學生去憤去悱的條件,也就是深挖教材,了解學生,設計各類合理的問題。
這些問題,必須緊扣教材,必須具有層次性,即針對基礎知識,又關注能力的培養。拿我自己來說,每上一堂課,課前都要做充分的準備,去備教材、備教參、備課外習題、背學生,先大量的涉獵,再細細的整理建構。這個過程,我會把教材內容涉及的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問題,這些問題,一部分,是針對教材的基礎內容,側重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另一部分,是針對教材的重難點,側重的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比如《個人的收入與理財》這堂課,內容繁雜,若不設計問題,老師講的再好,恐怕學生聽了都會感到一頭霧水。這堂課,我先讓學生以我所設計的問題為引導,自學課本解決問題,這些問題是最基本的針對基礎知識的,只要求學生解決問題了解熟悉那些基礎內容,教師稍加引導即可;然后,我再展示探究類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對整課內容的整合,涉及理財能力的培養等等。我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參與,共同探討,最后,我提問點評。這樣一堂課下來,感覺輕松自然,效果也很好。
問題是引導學生自學教材的路標,是課本知識點的歸攏,是讓學生去憤去悱的金鑰匙。問題設計的怎樣,關系到學生掌握教材知識是否全面,關系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它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是課內課外知識的交匯點,是課堂教學的軟件工程,是一堂課的靈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設計科學合理的問題,教師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更要有高度的敬業精神。
設計問題不只在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給他們機會讓其在學習中善于提出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能提出問題,說明學生已經在思考,而一個個為什么,則是打開學生知識大門的一把把鑰匙。
二、準確定位角色
最初的傳統教學,是簡單的教師教學生學,這種灌輸式教學,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再后來,先學后教,學生先自學,教師再講,再答疑解惑。而我認為,我們正在進行的新課改所要堅持的,師生應該是共同學習者,教師是導演,是設計者,同時也是觀眾,是點評者;而學生則是演員,也可以是點評者。整堂課,差不多交由學生,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教材積極思考答疑解惑,讓他們去與不同的對象合作探討,讓他們如昨日的我們,聲情并茂去展示風采,讓他們也如我們的昨日,有對不同觀點點評的機會。這種課型,就像舉辦新年春晚,教師即是春晚的幕后導演、設計者,又是春晚的主持人,而學生,就是春晚中當紅表演的那些演員們,在春晚舞臺上展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教師教學生學的灌輸式教學,教師侃侃而談,對學生視而不見,可以說目中無人,幾乎霸占了整個課堂的45分鐘。教師即使具有一流的演技,是最好的演員,學生這些小觀眾,即使有一時的熱情,也很難始終如一。因為這樣的課堂,學生被冷落被忽視了。而學生成為演員的課堂,他們是課堂的主人,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學生一直在參與,一直在動,他們是課堂的主宰者,他們一直被其它同學被老師所關注,這促使他們積極思考,不斷展現自己,又怎會坐冷板凳袖手旁觀?
三、更加關注學生知識生成的過程
以往的教學,人們更多強調的是結果,即學生通過學習,最終所掌握的知識。但我認為,我們所正在進行的新課改,更應該關注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過程,即知識生成的過程。
不論是過去先教后學的灌輸式教學,還是后來先學后教,以至今天問題式演員式的教學,殊途同歸,學生都可獲得掌握知識。但今天問題式演員式的課堂教學,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生成的過程。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材,邊學邊思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生生探討,師生探討,這整個過程,是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過程,是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是生生合作,師生合作這種團結合作精神培養的過程。在知識生成的過程中,學生所培養的各種能力,會伴隨學生成長的全過程,讓其終身受益,一生有“漁”的本領。
若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了很多的知識,但卻缺失了參與過程中能力的培養,然而若干年后,這些知識可能會被遺忘殆盡,到時留給學生的,還能有什么?所以,強調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知識生成的過程,遠比單純強調獲得知識的結果要意義深遠得多。
教師的工作,就是在平凡中播種希望,若干年后,當這些希望的種子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極力向空中舒展的枝葉,就是在回報我們曾經的付出
參考文獻
[1]王梅.談提高中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策略[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
[2]李百成.中職院校政治教育現狀及改進辦法[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
[3]許維斌.提高中職學校德育課堂教學實效性與發展性初探[J].現代職業教育,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