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育重要的組成之一,對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形成優秀的語文素質有著重大意義。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前行,小學教育已經形成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教育為主導的教學意識。在提倡全面教育、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作文教學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怎樣提高作文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構建一個高效課堂,這都是當代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作文 "高效 "構建途徑
一、指導學生多閱讀,積累素材
一篇好的文章肯定是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的。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無話可寫,或者說寫到一半的時候無法繼續下去,這就是素材不夠的表現。杜甫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多閱讀,多積累,在書籍中積累自己的素材,豐富自己的語言,為寫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作文創作是以生活經驗和閱歷為基礎,以文字表達思想感觸的過程。它來源于生活,是對生活、情感的一種表達,所以在積累素材的時候,老師應該教會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教師應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社區服務和實踐活動,在他們不斷積累社會生活經驗的同時也為寫作積累真實的情感領悟和寫作素材。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相比原來的傳統教育方式,多媒體的應用顯然要比其先進得多。多媒體教學技術是集聲音、圖像、文字為一體的教學方式,它更加全面、立體和生動,更加符合小學生形象思維的特點。比如,在教授學生寫某一篇山水游記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多媒體向孩子們展示一下那里的山水風景,以及那里的名勝古跡,我們還可以請去過那里的學生講講關于那里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孩子們有一個直觀的印象,便于學生描寫。再比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雪的文章時,就可以提前采集一些關于各種雪的圖片,大雪、小雪、中雪、雨夾雪等等,還制作了雪后各個城市以及不同地域雪后的情景,其中有羚羊奔跑在雪域高原上的場景;也有學生在公園里打雪仗的景象;還有城市在雪后霓虹閃爍的情景,我把這些都制作成精美的PPT,一一展示在學生眼前,這樣新穎的方式一下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很快學生就交出了一篇篇生動而形象的作文。
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前提,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創設語言情境來引起學生們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比如在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對今天要講的作文先編一個小故事,模擬一定的情景,把學生帶到一定的語境中,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里去完成自己的作文。
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組中幾個學生扮演不同的人物,然后讓他們去對話、去表演,然后讓其他學生去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并且用語言表述出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總之,不要給學生制造壓力,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勇于表達、喜歡表達、善于表達。
四、作文教學的構成貫穿日常教學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是教授一些美好的散文和現代小說的時候,教師應該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感受優美的詞語,而且還要通過模仿寫出類似的句子,要學會舉一反三,能夠快速而簡潔地表達出同樣的意思。對于優秀的作品,教師應該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學會把優秀的句子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葉圣陶先生在《教材教法研究》中提到:“教材無非就是一個例子,要教會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很多教師認為小學教材在作文教學中用不上,因為寫我的爸爸、我的媽媽等與這些教材不搭邊,其實不然,教材作為語文教學內容的載體,其中的文章語言優美、意韻深遠。小學生如果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和使用這些優美的句子,將這些美好的字、詞、句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去,那么對于提高小學作文水平肯定是大有好處的。
五、積極與學生互動,引導與啟發學生
在課堂上,老師通常會用一半的時間,對寫作的題目、內容等進行講解。這其實是錯誤的,教師其實可以試著去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路,讓學生先講,由他們自行討論,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思考問題。比如,教師要求寫一篇關于春天的文章,就可以先讓學生討論:什么是春天?什么代表春天來了?這時候有的學生會說春天就是花開了、柳綠了,有的同學則說河開了、雪化了,也有的同學說天氣暖和了、燕子都飛回來了。同學們通過這種交流,既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增強了自己的見解,又明確了自己的寫作思路。
在以往的教學中,基本上是教師對一個材料進行講解,之后再由學生們進行寫作。整個過程過于機械化,缺乏活力和創新,嚴重地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阻斷了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其實,教師可以采用意向擴散法,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對某一個事物進行無限外延,從而圍繞寫作主題進行寫作。比如,老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圓,接著可以讓學生對著這個圓進行無限想象,可以以親情為主題,寫團圓的故事,也可以把圓想象成“地球”,以保護自然為主題。這樣生動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總之,要構建小學作文高效課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完成從老師被動地“教”到學生主動地“學”的過程。面對小學語文作文課堂中的種種問題,教師必須要有一個開放的觀念,大膽嘗試,小心論證,認真聽取評價,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為切實提高學生作文水平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喻文龍,廖學春,胡加福.思維導圖在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的應用實證研究[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 2015(02)
[2]柏春花,張霧東.“融”會貫通 見“微”知著——小學作文微課的開發與應用例談[J].名師在線. 2018(23)
[3]陸海鳳.解析小學作文起步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之道[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06)
[4]王華.小學作文因想象而精彩[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0)
[5]郁路.有血有肉,小學作文結構教學[J].新課程(綜合版).2018(08)
[6]陸志堅.影響農村小學作文提高的原因及對策[J].基礎教育研究.2018(14)
[7]陳鴻.展現語言魅力 提升小學作文質量[J]. 當代教研論叢.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