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我們已經進入新課程改革的關鍵階段,努力創建有效的課堂成為了我們每一位一線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對于我們小學數學教師亦是如此,而趣味性的增加,能夠增加學生對數學這門比較抽象和枯燥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實現有效課堂的關鍵力量。鑒于此,本文理論聯系實際,綜合文獻資料、案例分析、經驗總結等研究方法,就如何增加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創建有效的課堂給出了幾點參考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性 "方法實施 "案例分析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而興趣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從多方面著手,努力為學生打造有趣的數學課堂,是時代賦予我們一線小學數學教師艱巨而神圣的任務,我們責無旁貸。相應的,對此問題做進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了。
一、趣味語言,給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眾所周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可小覷,雖然我們現在一直強調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轉變教師本位的角色,但這并不是要我們教師完全退居幕后,反而是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改變之前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學狀態,而是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和需要有針對性的去幫助、引導和指導。所以,對于數學這門比較枯燥的學科來說,更需要我們用趣味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為學生打造更輕松的學習氛圍,在不自覺的過程中讓學生收獲更理想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雞兔同籠”這個知識點時,就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雞兔同籠,共有84個頭,190條腿,那么雞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拿到這個問題,很多學生眉頭緊鎖,默默的低下頭開始算,此時我說到:“來,可愛的兔子們,提起你們的前爪站起來。”聽到這話,學生們瞬間哈哈大笑,并配合著站了起來,此時,我說到:“好了,假如你們就是雞和兔子,數量呢,也正好是84,那么,現在算一算總共有多少條腿?”學生們輕而易舉的得出:84×2=168,此時,我問題:“那你們知道少了的腿去哪了嗎?”學生們再次哈哈大笑:“被我們這些兔子提起來了!”通過這樣趣味性語言的引導,學生輕松的算出了兔子的數量(190-168)÷2=11(只),雞的數量84-11=73(只)。可以說,在歡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們輕松的掌握了這一知識點,重要的學生們通過我有趣語言的引導,有了解決這系列問題的思路,為其今后更好的解決這類題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趣味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愛聽故事是小學生的天性,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有趣的故事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去,用故事有趣的內容來吸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這一方面需要我們找準故事與數學內容的契合點,另一方面需要我們明確學生的興趣愛好,多給學生講一些他們喜歡聽的故事,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并達到印象深刻的學習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分數”這一內容時,就給學生講了一個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有一天,天氣非常炎熱,于是孫悟空叫豬八戒去找西瓜來解渴。不一會,豬八戒大汗淋漓的抱著一個西瓜回來了,孫悟空說道:“我們四個人,為了公平起見,每人吃四分之一。”豬八戒一聽,不樂意了:“是我大老遠報來的西瓜,我應該多吃一些,我要吃六分之一,最少也得五分之一!”孫悟空一聽直笑,馬上切了六分之一給豬八戒。大家高興的吃起來西瓜,只有豬八戒在感嘆自己是個“傻瓜”。這個有趣的故事,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同時,也很好的掌握了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這個道理。
三、趣味游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性
有趣的游戲能夠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能夠讓學生邊玩邊學,輕松的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將一些有趣的游戲融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去,以此來收獲更理想的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這個內容時,就帶領學生玩了一個游戲,規則是三個人一組,誰先數到100誰贏,要求是每位同學只能說1到10中間的一個數,就這樣不斷的加,看誰先說到100。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們都積極動腦經,通過加減的方式來想自己說哪個數最合適,就這樣,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學生們很好的掌握了10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總的來說,努力增加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能夠很好的緩解學生對數學恐懼和害怕的情緒,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對數學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最終收獲更理想的數學學習效果。而趣味語言、趣味故事、趣味游戲的有效應用能夠讓學生充分的感覺到學習數學的趣味和快樂,能夠達到“課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當然,增加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構建有效的課堂僅靠這三個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多一線教師的共同參與和探討,相信,在更多一線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工作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姜小萍.趣味化課堂游戲,讓小學數學教學更高效[J].學周刊,2018(33):83-84.
[2]狄云雷.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化、生活化[J/OL].學周刊,2018(3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