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化學實驗是使學生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規律、形成化學概念、提高各種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化學實驗培養學生注意、觀察、動手、理解、創新等能力使化學教學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關鍵詞:化學實驗""培養能力
化學實驗是使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使之認識物質及變化規律、培養科學態度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必須立足化學、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家庭實驗,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打好培養創新精神的基礎。
一、做好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家庭實驗,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學生掌握化學知識要經歷“感性-理性-應用”的科學認識過程。中學化學教學大綱指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
在演示實驗過程中,不應僅僅按規定將實驗做完,而應不失時機地在各個環節啟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并使之在一連串的高度的思維活動中理解教師演示實驗的意義,掌握實驗技能技巧,準確地觀察實驗現象和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達到預期的目的。
學生實驗是學生在學習化學理論知識和觀察老師演示實驗后進行動手操作實驗的過程。對于中等程度以下的學生來說,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實驗操作上的錯誤,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指導和糾正,使學生逐漸做到熟練、規范、準確,把有關的實驗基礎知識打牢。
初、高中化學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安排了家庭化學實驗,這些實驗既活躍學生課余生活,自覺地增長化學知識,又使家長、學生了解到,化學就在生活中,化學現象就在家庭里。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反過來更好地體現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家庭實驗既增加學生的人人參與,人人動手的操作能力,又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創新能力,起著一石二鳥的作用。
二、開展實驗設計,激發創新意識
實踐是創新的搖籃,實驗設計是一個動手動腦并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過程。通過學生自己思考設計實驗,既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創新設計的能力,如:在進行高考實驗部分復習,氣體與噴泉一節時,教師要求學生設計一套能夠形成噴泉的裝置。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實驗設計時,給以一定的指導。學生學過在圓底燒瓶中氨氣、氯化氫氣體與水作用能形成噴泉。其它氣體行不行?形成噴泉的原因是什么?實驗裝置可以做那些改進?此時學生思維活躍,大膽聯想,認真設計,努力創新,設計出了很多方案。很多學生的設計圖原理正確,設計新穎,并把化學與物理知識進行了充分的綜合。并把自己的設計思路介紹給同學們,同學們也對方法的可行性進行討論。學生在手腦并用的活動中迸發出了創造的火花。
三、改進一些課堂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于一些課堂演示實驗,遇到現象不明顯,操作復雜,污染物不易處理時,先帶領同學們共同分析實驗的不足之處,然后鼓勵學生去改進實驗,設計合理的方案。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且還會激勵學生敢于創新。如:人教版高中教材第一冊第二章演示實驗,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親自操作的目的,我們在實驗室用酒精棉球來代替鉑絲,效果其實比用鉑絲還明顯。當然,改進后的實驗有一點需要注意——每個酒精棉球在點燃后的前幾秒,其火焰下方均呈淡藍色,該淡藍色應該是酒精蒸汽燃燒的顏色,而不是金屬的焰色反應。幾秒鐘后,淡藍色就逐漸消失了,以后觀察到的就全是。
四、改演示實驗為師生共同完成或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應努力通過動手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實踐能力??蓪⒔滩闹械囊恍┭菔緦嶒灨臑閹熒献鲗嶒灮驅W生分組實驗。比如,乙烯的實驗室制備和性質實驗,以前總是由教師“承包”完成,學生不思索,被動聽記,現在改為師生共同完成,讓學生參與,通過反應混合液的配制以及乙烯氣體的點燃,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反應液溫度的嚴格控制,培養了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溫度太高或太低會造成什么結果,應如何處置?這些都會激發學生認真思考、設計處理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創新實踐能力。
五、經常糾正學生在化學實驗操作中的錯誤培養學生觀察、理解能力
讓學生動手實驗、親自實踐,使學生對千變萬化的化學現象的暫時興趣轉化到認識化學規律、探索化學的永久性興趣上來,形成探索化學規律、探索新事物奧秘的巨大動力。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由于各種條件所限,普遍存在著學生對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基本實驗技能還未過關,做學生實驗和第二課堂實驗時,常犯著這樣和那樣的錯誤。有時,由于某個環節上出現差錯,往往會影響實驗的準確性甚至造成相反的結果。例如中和滴定中造成結果的偏高、偏低的因素;銀鏡反應中AgNO3溶液或氨水濃度過大造成無銀鏡而產生黑色沉淀物;用量具量取液體時的仰視、俯視造成讀數的偏大或偏小而影響反應結果等。
六、化學實驗教學對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其獨特的優勢
化學實驗這門課程是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中進行論證,使理性認識轉化為感性認識,并在感性認識過程中,通過實驗技能知識的積累和獨立思考,不斷豐富觀察力、想象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智力得到開發。例如,在乙醇制備乙醚的實驗中,學生已知副產物有乙烯生成,但副產物是怎樣產生的呢?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觀察發現得知:反應首先是乙醇與濃硫酸作用,生成硫酸二乙酯,反應伴有放熱。然后乙醇進一步與硫酸二乙酯在加熱條件下作用生成乙醚,但如果反應時溫度過高,則硫酸二乙酯分解生成乙烯,同時伴有碳化副反應現象發生。是學生在掌握乙醇加熱生成乙醚的基礎上,在實驗中通過觀察得出新的理性認識,使其智力得到鍛煉。
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后深深地體會到利用化學實驗培養學生能力是當前和今后化學教學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給學生創造實驗條件,讓學生在較好的學習環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識,具備更多的能力,為二十一世紀的祖國建設輸送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正斌.淺析高中化學創新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28:34-35.
[2]丁永紅.高中化學探究教學中“猜想與假設”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