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領導者、組織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猶如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作為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可能會遭到學生的誤解,甚至是辱罵,此時我們絕不能和學生一般見識,要懷有一顆大度寬容的心,放大學生的優點,縮小學生的缺點,善待學生,寬容學生,這樣才能構建師生關系的艷陽天。
二、案例
從教近二十年,我曾自詡,自己稱得上是學生良師益友。然而,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卻徹底顛覆了我原先的想法。
那是一節試卷分析課,課上我激情四射、揮灑自如地分析完試卷。這時,還未到下課時間,因此我要求學生充分利用剩余時間“消化”本次考試出現的錯題和典型問題。并且告訴學生如果還有沒弄懂的問題,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我悠閑地漫步在教室行間,靜候著與學生的互動。無意間看見一個女生試卷上用紅色圓珠筆寫著:×××,我們恨死你了。那個“恨”字大大的,特別醒目。它猶如一根針深深地扎進我的心窩,令我疼痛難忍,令我眩暈窒息。天啦!怎么會這樣呢?說句實在話,自從接手六(2)班的數學教學工作,為了趕上其它平行班的成績(六(2)班數學成績原來與其它平行班的綜合分相差達二十多個百分點),我是絞盡腦汁,嘔心瀝血,付出了比平時,比其他老師多好幾倍的努力。然而,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換來的卻是一個難聽的綽號,一個傷人的“恨”字。“好心被當成驢肝肺”,付出與收獲形成巨大的反差,我的付出被徹底否定,我的人格被隨意侮辱,我的尊嚴被肆意踐踏,心中頓時涌起一股不可抑制的憤怒。這還得了,反了,徹底反了……是狠狠地痛罵該生一頓,發泄心中的怒氣,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憤怒,等弄清事情的原委,再做定奪。憤怒與理智在我的腦海中反復交鋒,最終還是理智占了上鋒。
下課后,我將那位學生請進辦公室,強壓住心中的憤怒,心平氣和的說:“××同學,你知道老師為什么請你到辦公室嗎?”
“不知道”。
“真的不知道?”
“嗯”
“那你覺得老師對你們怎么樣?”
“工作很認真,對我們要求很嚴格,也很關心我們。”
“那你覺得老師嚴格要求你們好,還是放縱順從你們好呢?”
“嚴格要求我們好。”
“那老師嚴格要求你們,不可避免的就會批評你們,甚至責備你們,你們心中有沒有怨氣呢?”
“沒有。”
“真的沒有嗎?如果有的話,你們可以和老師聊一聊啊!師生也是朋友嘛!說句實在話,老師也有不對的地方,可能有時對你們的批評教育方法不當,甚至有點偏激、武斷。但是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你們能好好的做人,好好的學習……借這個機會,老師跟你們認個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呢?”
這時,我看到××同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臉漲得緋紅,眼眶中噙滿了淚水。我雖然沒有將剛才的事情陳述出來,但是我能肯定她已經認識到了錯誤,這番話已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我就讓這位同學回到了教室。
事情得以解決,心中的陰霾消失了,心情又變得豁然開朗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放學后我的辦公桌上不知什么時候出現了一封信。我迫不及待的拆開信件,信是剛才那位同學寫的。她在信中寫道:“尊敬的鄭老師,真對不起,請你原諒我的無知和任性吧!我承認因為你的批評教育,我們對你產生了誤解,背地里給你起了綽號。今天,你找我到辦公室去談心,你的話冰釋了我對你的誤解,一字字,一句句鞭打著我的靈魂,讓我汗顏,讓我無地自容,讓我悔之莫及。可是,我卻沒有勇氣當面向你承認錯誤,只好以這種方式發自肺腑地向您說一聲:‘老師,對不起了!’”
讀著這位同學的信箋,我的眼眶濕潤了……是啊!我們有什么理由去記恨一個懂事的孩子一時懵懂而犯下的錯誤呢?
后來,這位學生變得更懂事了,學會了尊重別人,學會了感恩。
三、反思
這件事以后,我伏案沉思,深深體會到班級管理工作太具藝術性了。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班主任,一定要加強業務學習,在工作中認真反思,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班級管理水平。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1)寬容和大度可以贏得師生關系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學生因為年齡小,認知水平低,他們說話辦事欠深思熟慮,難免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像上述案例中的女生,因為平時被老師批評而記恨老師,給老師起綽號,侮辱老師人格,踐踏老師尊嚴。這樣的事發生在任何人身上,都是讓人無法容忍的。案例中我并沒有大發雷霆,訓斥、辱罵、體罰該生,而是懷著一顆寬容大度的心,冷靜的處理這件事,學生在老師寬容大度的感化下,認識到了錯誤,融洽了師生關系。反之,則會使師生關系陷入“山窮水盡”的絕境。
(2)適當的自罰會更有說服力。遇事時作為班主任要時刻把握住學生的內心活動,想一想它們的心理弱點是什么,教育感化的切入點在哪里,你所采取的方法要讓學生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的言行是錯誤的,讓學生從內心受到教育,從而去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個案例就是通過我的自責以及自罰,讓這個女生在良心上受到譴責,感到內疚,從而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走出了改正錯誤的第一步。
(3)遇到突發事件要冷靜,不能盲目、沖動。那樣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會讓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惡化師生關系。如果能夠冷靜下來,認真的思考一下,設身處地的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去解決,那么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像這個案例,如果當時我按照常人的做法,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斥責這個女生,可能會讓這個女生怕我,今后再也不敢侮辱我。但是那樣做學生能心服口服嗎?能從內心認識到錯誤嗎?能自覺的走出改正錯誤的第一步嗎?
(4)教育學生要堅持賞識、鼓勵、表揚的原則。賞識、鼓勵、表揚學生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更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作為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放大學生的優點,縮小學生的缺點。案例中如果老師平時多賞識學生,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少批評學生,少責備學生,可能就不會發生案例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