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的信息能力水平存在差異,依據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征,教師實施課堂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能學有所得。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應用微課,營造個性化的學習氛圍,靈活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微課""信息技術""分層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微”教學模式廣泛掀起,微課簡短、實用、高效,深受師生的喜愛。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由于學生信息技術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分層教學經常被采用。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學生,實施個性化教學,更應該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中,如何巧妙運用微課,是值得我們去探索與嘗試。
一、微課在信息技術分層教學中的優勢
(1)微課簡短精焊更有針對性,能夠更準確教學內容
微課主題突出,特對某個學科知識點講解,在內容選擇上具有較強的主體性、指向性及相對完整性。教師對重點和難點更容易把握。當今教學資源眾多,教師可以整合豐富的互聯網資源,通過微課教學,給學生提供充實的學習環境,給學生一定的時去間思考和反饋,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教育資源。
(2)微課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實效性
在課堂上進行微課教學,微課能及時反饋教學內容、針對性強。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水平選擇合適的微課,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人而異,因勢利導。
(3)微課有利于師生互動交流
在新形勢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更受歡迎。利用微課可以讓教師騰出更充分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輔導幫助學生。課堂開放性更強,學生按需學習。
(4)微課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微課可通過問答類、講授類、討論類、啟發類等多種不同的類別,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模式,營造了多向互動、生動的授課氛圍。學生更喜歡自主選擇學習,被迫聽講時更容易走神。微課教學解決了學生的問題,學生結合學習任務,通過微課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課堂積極性更高。
二、微課在分層教學中的實施
(1)細心做好學情分析,為分層教學夯實基礎
實施分層教學對學生分層次是一個非常關鍵環節。教師能夠借助學前的信息技術基礎測試,對學生進行理論及上機的檢測。主要測試學生的信息技術基礎水平,學生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水平。教師依據學生的知識結構水平、學習成績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分層。在教學實施中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作出調整。
(2)精心設計教學任務,為分層教學創設情境
課堂任務分層弱化了學生對教師的需求,用微課代替教師的指導。微課教學不會受到空間和時間的局限,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多次播放它們。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完成任務過程中有困難時再參考微課,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從而能順利完成課堂任務。
布置課堂任務時教師應該對癥下藥,不同層次的學生被分配的任務與他們的學習水平相適應,設置基礎、拓展、提升等任務,在任務的量和難易度上區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學生在學習任務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課堂任務應該設置在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能力基礎上,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教師根據學生任務提供不同層次的微課視頻,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課堂任務分層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
(3)用心做好培優輔差,為分層教學添磚加瓦
培優重在拔尖,輔差重在提高,為了提升學生的發展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做好培訓工作,做好培優輔差工作,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導學困生,在課堂和課后,發揮優生小老師的作用,和教師共同幫助學困生查缺補漏,一對一輔導,提高了學困生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成績。教師可以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微課視頻,讓學生課后自主學習,使學有余力的學生吃得飽,使差生吃得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悉心制作教學視頻,為分層教學提供支架
教師依據不同學生的層次水平,根據分層次的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整合多種教學資源,制作分層次的微課教學視頻。為了有效實施分層教學,微課視頻盡可能簡短、精悍,學生按需選擇微課自學,完成老師布置的分層作業,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微課是分層教學的利器,是對我們教學的一種促進。有利于實現個性化教學,能夠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實施微課分層教學,使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選擇自已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都學有所得,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趙國忠.微課;課堂新革命[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
[2]劉萬輝.微課教學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張書.分層次教學漫談[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