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彪



【摘要】科學家類課文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科學家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的記敘文。在進行這類課文的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關注課文的人文價值,探索它的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文,品味細節,拓展閱讀,分析謀篇布局等,讓學生充分理解這類課文的思想內容,掌握這類課文的寫作特點和表達方式,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科學家類課文;人文價值;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在小學語文教材當中,有一類課文是專門描寫科學家事跡的。這類課文,有的通過豐富的細節描寫刻畫出人物特有的性格特征,有的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凸顯人物形象,有的通過獨特的謀篇布局來體現人物的思想情懷……教師在進行這類課文的閱讀教學時,要有意識地抓住這類文章的特點,不僅要進行字詞章句、語修邏文等的教學,而且要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特有的科學情懷和愛國情懷,體現這類課文的育人價值。
一、科學家類課文特有的人文價值
科學家類課文是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科學家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的記敘文。它不僅具有寫人類記敘文共有的特點,而且具有特定的人文價值和育人價值。
第一,引導學生感悟科學家特有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科學家們獻身科學的精神,以及對待科學認真嚴謹的態度,從而讓學生得到精神的啟迪,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
第二,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獨特的思維方式,優化學生的思維結構,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二、科學家類課文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一)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概述事件
科學家類課文是寫人類記敘文,寫人離不開敘事,通過事例來表現科學家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因此,在教學開始就要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為接下來的品味細節、感悟人物品質做鋪墊。思維導圖是一種知識可視化、表達放射的思維工具,是一種圖象式、圖文并重的思維工具。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幫助學生厘清課文的脈絡,概述事件始末。
例如,《詹天佑》一文重點講述了我國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難主持修筑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突出了詹天佑親自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形線路,使京張鐵路提前兩年竣工的事跡。在教學的開端,筆者就利用思維導圖梳理課文,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如圖1)。
(二)品味豐富的細節描寫,感悟科學家優秀思想品質
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王榮生認為:“文本細讀可以先從作品中的某些細節入手,再從細節中探尋作品的主題。”[1]細節描寫對于豐滿人物形象,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故事情節,豐富文章內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家類課文就是借助對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神態、心理等細節描寫來反映出科學家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和思想品質。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帶領學生品味這些豐富的細節描寫,讓學生深刻感悟科學家優秀的思想品質和人格魅力。
例如,《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作者通過描寫居里夫人三年九個月如一日地在廢棄的破木棚中提煉鐳,以及在丈夫去世之后承受壓力繼續研究,成名之后面對名利的態度和做法來贊美她美麗的人格和心靈。“美麗”一詞成為全文的文眼,作者通過四個方面的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的人格“美麗”和精神“美麗”(如圖2)。
(三)拓展閱讀類文,豐滿科學家人物形象
由于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收錄到教材中的科學家類課文都實行了刪改和濃縮,學生不能透過這些有限的文字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質和性格。因此,要想在學生心中豐滿科學家的形象,教師就要引入適當的類文,讓學生在拓展閱讀中豐富對科學家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時,筆者引導學生閱讀《居里夫人傳》,讓學生對居里夫人的認知更豐滿,更全面,更立體;在學習《諾貝爾》一文時,筆者帶領學生閱讀《諾貝爾傳》,讓學生更詳細、更全面了解諾貝爾偉大的一生;在學習《錢學森》一文時,筆者引入了《錢學森愛國故事8則》,讓學生心里豐滿錢學森的愛國形象。
(四)分析文章獨特的謀篇布局,豐富學生寫作技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明確提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表達方法。”[2]謀篇布局是寫好一篇文章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布局方法,表達的效果不盡相同。科學家類課文的謀篇布局是形式多樣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習作者謀篇布局的方法,為學生積累寫作的技巧,讓學生學會在寫作時巧妙構思。
例如,《錢學森》一課采取了倒敘的寫法,先描寫了錢學森回國的情景,然后寫錢學森怎樣拒絕優厚的物質誘惑、沖破層層阻礙毅然回國的經過,最后寫錢學森的巨大貢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引導學生領悟“倒敘”這一寫法的特色外,還可以學習作者獨具匠心地描述錢學森拒絕優厚的物質誘惑、沖破層層阻礙毅然回國的三件事,突出了錢學森的愛國之心。作者在構思上是有獨具匠心的安排的(如圖3),通過這樣精妙的材料安排,表現錢學森回國決心之堅定、愛國之心的熱烈。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特殊性和一般性的統一。科學家類課文不僅具有寫人敘事文章的一般性,而且具有與眾不同的特殊性。因此,教師在執教這一類課文時,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文學特性,而且要關注這類課文的人文價值。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課文脈絡;品味課文豐富的細節描寫,感悟科學家優秀思想品質;拓展閱讀類文,豐滿科學家在學生心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文章獨特的謀篇布局,豐富寫作技巧,從而達到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掌握課文的表現形式,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