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汐
【摘要】與傳統的教育形式相比,微課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很多科學知識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文章針對小學科學課堂引入微課的可行性與相應的實踐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微課;意義;問題;應用方式
一、前言
科學技術的快發展為社會的整體發展進步帶來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在我國整體建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教育的體制和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茖W課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教育課程,在學生的成長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將微課應用于小學科學教學中,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升學習效率。微課的應用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目前正處于起步的階段,在很多方面還很不成熟。因此,為了促進教育的快速發展,對有關微課的應用實踐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深入研究。
二、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增強課程趣味性,提升學習效率
在小學教學中,最為困擾教師的一項難題就是學生的興趣問題。小學生年紀較小,對于很多事都充滿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大多數好奇心都不能長久保持。因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小學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難題。微課的出現可以有效地緩解這個難題,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將科學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將一些動物的講解制作成動畫,在動畫片中對動物的外貌、習性、生存地域等多方面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娛樂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學習。小學生的思維和理解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對于很多事物和知識都缺少深入理解和學習的能力。采用微課的教學形式,提升了科學教學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探究適宜條件,促進微課的發展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將冗長且枯燥的科學教學內容制作成一些簡短、精煉的形式,將這些內容的學習形式進行改變,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自身的空閑時間,有效提升學習效率[1]。從整體形式來看,微課的教育形式對于小學科學教育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改變??茖W教學具有很強的變化性,在傳統教學中,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很強的想象力,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思維引導能力。實際上,科學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并不理想,而且由于教學枯燥,很多學生都缺乏興致,對教學質量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微課是建立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對學生的吸引力是極大的。微課教學不僅能夠改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緩解學生沉迷網絡游戲的情況,讓學生能夠在極具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學習。
(三)靈活運用,提升學習質量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精力旺盛,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對于很多科學知識的學習經常抓不住重點。這種情況是小學生成長階段的一種普遍現象,在這個階段,教師的引導和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極為重要的[2]。在微課的制作中,教師可以將科學教材內容與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引導相結合,對科學教學內容進行重點講解,而且講解內容要簡練易懂,目的明確,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完成科學知識講解后,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關聯一些正能量人生觀建設的思想引導內容,例如樂于助人、團隊協作等多種正能量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不斷地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小學的課程較少,因此學生的空閑時間會很多。微課具有時間短、容量小和方便自主操控等特性,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是極為合適的。小學生可以在閑暇之余,自主學習科學知識,并且可以將一些不理解的內容通過信息設備與同學之間進行交流,通過多種思想的碰撞,提升學習效果。這樣,學生能夠不斷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當前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微課的內容設計不合理
微課在我國還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在很多方面建設并不完善。在小學教學中,應對科學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簡化,讓教學內容能夠更容易理解,然后采用碎片式的教學形式,不斷地增強科學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影響[3]。由于對微課教學的研究不足,很多教師在使用微課時,對于微課內容的設計不合理。在科學教材中,有些教學內容是有主次之分的,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科學內容,教師應盡量減少在微課中的占比,而對于某些晦澀難懂的科學內容應盡量細化,做出詳細的講解,并配置相應的視頻,讓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更為直觀。而當前的微課中,教學內容設計嚴重缺乏合理性,完全分不清重點和難點。
(二)應用不合理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而當前對于微課的應用存在不合理的方面,具體包括現代化設備建設不合理和教師應用不合理。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很多地區的教育存在嚴重的硬件設施缺乏的問題,學校不具備微課教學的現代化設施,無法實現微課教學推廣。在很多偏遠山區的學校中,一部分教師剛從走出校門,雖然具備微課教學的相關技能,但由于實際條件所限,使得微課教學很難實現[4]。
一些發展形勢較好的城市小學雖然具有較強的師資力量,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的傳統教育觀念和技術所限,微課教學很難有效推廣。在具備微課教學條件的學校中,很多教師對于微課教學只是淺嘗輒止,一些教師則對于相關的信息技術不擅長,這些都對微課教學的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三)學生使用不科學
微課教學要完全依賴于信息技術設備,而小學生尚處于成長階段,無法抵擋游戲所帶來的誘惑,無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約束??茖W教學的范圍較為廣泛,而且隨著網絡教育平臺的應用,各類網絡教育資源快速發展,為微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教育資源。小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鑒別能力,這些都是在微課教學中極為重要的。而在微課教學中,小學生無法理性地對微課內容進行選擇,大多時候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微課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且,小學生大多較為活潑,很難長時間進行學習,同樣會導致教學質量不斷降低[5]。
四、微課在小學科學課堂中的應用方式
(一)能夠更好地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
微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使用,是對小學教學方式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改革。教師應加強微課教學,讓學生能夠學會自主使用微課,保證學習質量。在使用微課過程中,加強與學生溝通,對微課中的教學內容進行不斷提問,引導學生對微課教學內容的理解方向,提升學生對科學內容的正確理解程度。在放學后,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好微課作業,要求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固定課題的微課,并且對課程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解,根據科學教學內容,做好學習筆記,提升微課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升對教學資源的利用率
微課教學更加全面地提升了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率。如今,各類網絡教育資源非常常見,但由于課程時間長,講解枯燥乏味,導致網絡教育的推廣程度始終難以得到有效提升[6]。通過微課教學,將冗長的教學課程記性碎片化處理,對教學形式進行調整,將枯燥乏味的科學內容進行趣味化處理,使微課教學內容能夠始終保持簡短、精練、趣味的特性。教師要發揮微課教學的特點,不斷地提升各類網絡教育資源的使用率,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在課后進行全面的復習。
(三)使科學學習更加立體化,促進學生的理解
科學教學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科學教學需要具有嚴謹的思維和較強的立體感。而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處于一種精神發散且對外在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極易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因此,通過微課將一些科學知識進行立體化的展示,能夠讓學生進行更加直觀的理解,降低科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更好地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五、結語
綜上所述,微課教學是我國小學教學體制中的一項重要改革,通過對科學教學內容的分割、知識講解形式的改變,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逐漸收攏發散性思維,對科學知識進行直觀深入的理解,逐步提升小學科學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蘇志龍.讓微課點亮小學科學課堂——以“把固體放到水里”為例[J].亞太教育,2019(04):75.
[2]林麗敏.微課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信息技術,2019(Z1):155-157.
[3]萬志永.基于微課的小學科學翻轉課堂案例研究——以小學科學《充氣玩具里的科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24):52-53.
[4]夏業云.小學科學實驗微課開發與應用案例[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5(12):66-68.
[5]蘭美玲,蔡堅勇,朱小欽,等.微課在小學科學課程中的應用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23):122-124,129.
[6]陳花.巧用“泰微課”助力小學科學課堂[J].名師在線,2018(3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