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安徽 六安 237000)
現階段,我國接近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業原料,都取自礦產資源,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未來一段時間礦產資源的總體需求仍然呈現增長趨勢。由此,在新時期下必須加大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研究,從而才能夠滿足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求[1]。
從本質上分析,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是指通過有關技術、設施完成指定區域地質礦產資源的探測工作,從而確定礦產資源具體位置、種類以及儲存量等,為礦產資源科學開采提供有效依據。我國地大物博,地質礦產資源十分地豐富,然而許多礦產資源都分布在偏遠山區,地理條件復雜,所以對找礦技術要求極為嚴格。加之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關于礦產資源的需要也在不斷增加。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的不理想,使得礦產資源開發難以滿足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由此促進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的創新已經刻不容緩。
我國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具體如下:①資金投入相對偏少,缺少技術創新能力,無法達成找礦工作實際需要,從而導致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效率低。②地質礦產找礦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員來完成,然而此項工作有著極強的綜合性,現場環境較為復雜,難度大,本來專業人才少,加之福利待遇水平又比較低,所以很難能夠留住優秀找礦專業人才,導致新老交替不順暢,甚至還會發生斷層現象,限制了我國礦產行業的進一步發展[2]。
(1)統籌規劃原則。關于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必須提前完成統籌規劃、科學布局,根據地勘查與找礦工作有關影響要素制定具體的防范措施,不僅要為地質勘查、找礦工作創造便利條件,也要最大程度上控制成本投入,切實保護礦產資源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
(2)把握重點原則。事實上,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是有目標的,根據具體目標完成地質勘查與找礦任務,所以這就需要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人員有效把握工作重點,采用與之相符的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從而提高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效率,實現礦產資源的科學、合理開發。
(3)側重創新原則。創新是礦產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所以必須深刻認知到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從多方面、多角度實施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的創新,由此才可以實現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的標準化、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發展。
(1)X射線熒光技術。應用X射線熒光技術可以完成土壤、巖石中相關元素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尤其對金屬元素有著特殊敏感性,所以在金屬礦產勘查中得以普遍應用。X射線熒光技術能夠及時、準確礦產資源具體位置,以及礦產資源儲存量,其勘查工作效率比較高,得出的勘查結果準確、有效,能夠滿足新時期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需要。
(2)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地下礦產資源勘測一直以來都是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難點、重點,而應用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能夠徹底解決此類問題。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應用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能夠下探到地表底層,實現地下礦產資源的有效勘查,彌補了傳統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的不足。然而甚低頻電磁探測技術在實踐應用之中也面臨著一些難題,此項勘查技術僅僅可以探測出該區域是否存在礦產資源,而不能確定地下礦產資源分布情況和存儲量,所以就需要配合其他勘查技術一同使用,從而才能夠確定地質礦產位置與存儲量等信息。
(3)GPS感應技術。以全球定位系統為依托研發的GPS技術,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近些年來,GPS感應技術實現了快速發展,借助于衛星實現礦產資源分布情況的勘查,可以實時把獲得的數據信息發送至接收站,而且結合應用光譜分析技術,就能夠根據礦產資源布局情況完成光譜分析,從而得出礦產資源各項信息,為地質礦產資源開發提供真實、有效依據,使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重砂找礦技術。重砂找礦技術有著悠久歷史,其在稀有金屬與貴金屬等有關礦產資源找礦中應用的比較多,而且效果比較理想。中砂找礦技術指的是采集、篩選山坡或是河流中的沉積物,篩選掉輕礦物與無用物質,從而就會獲得重礦物,也就是實現地質礦產資源的有效勘查。尤其是在河水發育區域,應用重砂找礦技術可以取得更好成果[3]。
(2)礫石找礦技術。我國地質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大部分礦產資源都分布于地表之上,所以很容易就能夠完成地質礦產找礦工作。地表之上的礦體經過長時間風化就會產生礦礫,經驗深厚的找礦工作人員順著山坡、水流等逐步勘查,同時針對礦礫具體區域展開分析,從而就能夠確定地質礦產資源位置。
(3)地質填圖找礦技術。從本質上分析,地質填圖找礦技術指的是結合地質理論與有關方式,在總體上對指定區域中的地質礦產資源進行系統性勘查與分析,全面把握此區域中地質礦產詳細特點。而地質填圖找礦技術具備準確性、實用性特點,是以科學理論作為重要依據,是相對比較先進的地質礦產資源找礦技術。
在地質礦產找礦過程中使用地質填圖找礦技術,必須根據具體比例尺測量標準要求,一般選擇的比例尺是大比例尺,需要注意下述幾點要求:①認真收集地質資料信息,然后深入分析與研究,得出探測區域中具體地質規律與特點,借助于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方法,確定地質礦產資源具體分布與位置;②以簡潔語言、圖表或者是公式的形式概括地質礦產資源數據信息,直觀、真實地呈現礦床組特征與其存在的關系,把復雜地質現象轉變為礦產地質理論知識,從而為地質礦產資源開發提供有效依據。
(4)物化探測找礦技術。針對物化探測找礦技術在地質礦產找礦工作中的應用,需要具備的條件如下:礦產資源所處區域具有突出特性,找礦技術工作人員必須對區域成礦有著細致的認知與把握,也要對礦床類型有著整體上認識,可以有效把握礦床深度等相關信息。從本質上分析,物化探測技術指的是地球物理勘查技術的總稱,在礦產能養、有色金屬礦、非金屬礦等領域的應用成效比較突出,尤其是在金屬礦產資源中應用物化探測技術,能夠獲得真實、準確、真實的礦產資源數據信息。
(5)地磁測量找礦技術。地磁測量找礦技術指的是根據時間、空間具體變化完成對地磁場數據信息,從而確定地質礦產資源位置與布局的方法。地磁測量基本是由陸地磁測量、海洋磁測量、航空磁測量與衛星磁測量組成。陸地磁測量指的是應用質子旋進磁力儀完成地磁強度情況測量;海洋磁測量指的是以船只的方式完成海洋測量,根據海洋磁測量實現海洋底部信息收集、傳遞;海空磁測量是根據航空磁資料完成礦產資源分布位置的確定。
(6)地質體運動找礦技術。在地質礦產資源找礦工作中應用地質體運動找礦技術,就必須對地質運動具體特點有著深刻認知,而且也要有效把握地質運動特點,可以通過時空定位數據信息的形式將其應用于地質礦產資源找礦工作之中。在進行地質礦產找礦時技術工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由大至小的順序完成綜合性定位處理。根據礦帶具體分布與種類完成細致甄別,全面結合地質體運動狀況完成地質礦產資源相關數據信息分析,進而獲得地質礦產資源分布情況與礦產具體特質。此外,也可以應用地質體運動找礦技術實現該區域中產礦能力與內部元素的詳細情況等有關方面的科學性、合理性預測[4]。
新時期下,我國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創新已經刻不容緩,這就需要在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工作實踐中嚴格落實統籌規劃、側重創新等基本原則,加大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創新研究力度,同時積極引入世界性先進技術與設施,進一步加快我國地質礦產勘查與找礦技術的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保證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的合理性、科學性,促進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為國家繁榮富強做出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