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沛琦 陳洪宇*
溶血尿毒綜合征(HUS)是以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HUS可分為典型HUS(D+HUS)又稱腹瀉相關性HUS 和非典型 HUS(aHUS)又稱非腹瀉相關性 HUS(D-HUS)。HUS主要發生于嬰幼兒和兒童,成人較少見。D+HUS在兒童中是急性腎損傷(AKI)的重要發病因素。多數HUS患者起病較急,病情發展迅速,臨床上屬于急癥、重癥。本文報道成人D+HUS 1例,并進行相關的文獻復習。
徐某某,女,74歲,因“腹瀉伴發熱4d,少尿3d”于2017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4d前食用柿子后出現非血性腹瀉,10次/d左右,伴嘔吐,后體溫升高,最高體溫38.3℃,予以抗感染治療,癥狀未緩解。后出現少尿,肌酐、尿素氮進行性升高,入院前查血肌酐562μmol/L,尿素氮39.84mmol/L。2017年10月11日晚,經急診轉入本科室。體格檢查:神清,精神軟,鞏膜及全身皮膚黃染,腹膨隆,全腹壓痛,無明顯反跳痛,腸鳴音減弱,1~2次/min,余無殊。既往無特殊病史及家族史。輔助檢查:血常規提示 WBC 30.30×109/L,N 94.8%,HB 93g/L,PLT 78×109/L;炎癥指標均升高:PCT 25.22ng/ml,CRP218.0mg/L;凝血功能提示D-二聚體167100μg/L,生化提示肝酶、淀粉酶、膽紅素均顯著升高:AST 177U/L,LDH 2603U/L,CK 577U/L,CK-MB 69.6U/L,Urea 42.12mmol/L,Cr 602μmol/L,S-Amy 513U/L,K 5.6mmol/L,TBIL 359.2μmol/L,IBIL 147.0μmol/L,DBIL 212.5μmol/L;網織紅細胞百分數最高達3.9%(偶見破碎紅細胞),Coombs實驗陰性,甲狀腺功能均下降,甲狀旁腺激素升高,多次復查糞便常規+糞便OB試驗均正常,大便培養提示腸球菌+++、白色假絲酵母+++,未檢測到志賀沙門菌屬及出血性大腸埃希菌0157亞型,柯薩奇B組病毒IgM抗體陰性,流行性出血熱病毒IgG、IgM抗體均陰性。入院后予以美羅培南針0.5g 靜脈滴注, 1次/12h抗感染,甲強龍針40mg靜脈滴注,2次/d,抗炎治療。12日開始行床邊連續腎臟替代治療(CRRT),連續5d,6h/d,間斷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共800ml)、洗滌紅細胞(共2U)及人免疫球蛋白(共30g),護肝退黃、護胃及營養支持等對癥治療。經CRRT治療后,患者一般情況較前好轉,肝酶、心酶、膽紅素、炎癥指標均明顯下降,血小板恢復正常,肌酐、尿素氮、淀粉酶仍高,具體指標如下 :AST 60U/L,LDH 979U/L,CK 276U/L,CK-MB 27.0U/L,Urea 49.5mmol/L,Cr 676μmol/L,S-Amy 832U/L,TBIL 44.8μmol/L,IBIL 17.0μmol/L,DBIL 28.3μmol/L,PCT 1.41ng/ml,CRP12.83mg/L,WBC 25.31×109/L,N 87.7%,HB 70g/L,PLT 191×109/L;10月18日改予普通血液透析治療,3~4次/周血透治療。11月2日予腹透置管,改予腹膜透析替代治療。期間患者曾出現導管感染及腹膜炎等情況,予以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后,病情均好轉。規律透析治療37d后,患者血肌酐波動在130~160μmol/L,尿量約500~600ml/d,炎癥指標、肝酶、淀粉酶、膽紅素、血小板等指標均恢復正常,于12月9日予以出院,回家繼續規律透析治療。2018年1月10日患者至本院復診,查生化提示肌酐82μmol/L,尿常規提示尿蛋白、鏡下紅細胞均陰性,24h尿蛋白0.09g,患者已無需腹透治療維持,行腹透拔管。
本例以嚴重腹瀉伴嘔吐起病,后表現為發熱,少尿至無尿,急性腎功能衰竭,黃疸,精神萎靡,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急劇減少,白細胞數升高,網織紅細胞增多,Coombs陰性,凝血時間延長,D-二聚體升高,乳酸脫氫酶、膽紅素均升高,臨床表現符合D+HUS的診斷。在D+HUS中,病因主要為產志賀毒素(Stx)的大腸埃希菌(STEC)感染。其中大腸埃希菌O157:H7亞型是最早被發現且發病范圍最廣的致病菌。但其他少見致病菌如彎曲菌、志賀菌等引起的D+HUS也有報道。本例未培養到大腸埃希菌0157亞型,考慮可能為其他病菌引起。
在D+HUS的治療方面,目前最主要的治療包括血漿療法、依庫珠單抗(Eculizumab)治療、激素沖擊療法及支持治療等。血漿療法中的血漿置換應用最為廣泛[1]。而Eculizumab作為一種人單克隆抗體,2007年首次用于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2011年開始用于aHUS的治療。當認識到補體系統在D+HUS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后,Eculizumab在D+HUS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較多研究表明Eculizumab在治療伴有神經系統損傷的D+HUS中有良好療效,對神經系統的損傷具有良好的修復作用[2-3]。本例患者經床邊血液濾過配合輸注血漿及紅細胞,普通血透治療及最后腹膜透析等一系列治療,療效顯著,提示血液濾過配合血漿輸注對治療D+HUS有效,且腹膜透析也可作為一種治療D+HUS的手段。有一單中心統計16年D+HUS病例,總計143例患者中有142例患者均選擇了腹膜透析治療,其中47例接受急性腹膜透析的治療,提出急性腹膜透析可能可作為D+HUS主要的腎臟替代治療手段[4]。
本例患者未行腎穿刺病理檢查,故缺少病理方面的描述。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曾出現導管感染及腹膜炎等感染并發癥,提示在D+HUS的恢復過程中,需高度警惕感染的發生。本例患者后續隨訪提示仍有腎小管的輕微損害,繼續服用百令片等護腎藥物,并應避免服用腎損害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