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智,葉 峰,酈月娟,馬志英
(紹興市中心醫院 1.藥劑科;2.神經內科,浙江 紹興 312030)
冠心病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等特點,嚴重者往往導致難治性心力衰竭以及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1]。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及早防控,盡可能去除危險因素,并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減少致命與非致命性不良事件的發生[2]。本研究在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配合曲美他嗪以及心臟康復治療對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患者進行干預治療,觀察患者生活質量、活動耐量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的情況,為臨床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顫動患者202例。納入標準:(1)經冠狀動脈造影明確診斷為冠心病,符合WHO關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相關診治標準;(2)NYHA心功能分級Ⅱ~IV級者,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在50%以下;(3)反復發作陣發性心房顫動,至少有2次發作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證實者。排除標準:(1)預計生存期在1年以內,并發有其它系統嚴重疾病者;(2)處于終末期的心力衰竭者;(3)并發有糖尿病足、肢體功能障礙、腦卒中后遺癥等難以進行活動能力評估的疾病者;(4)有精神疾病史,難以進行語言交流、康復指導的患者;(5)拒絕參與試驗或其它原因難以長期隨訪者。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應用開放式隨機分組法將202例患者分為治療組(118例)和對照組(84例);治療組中,男67例、女51例,年齡66~78歲,平均71.55±4.71歲;對照組中男、女性分別為48例、36例,年齡65~80歲,平均71.33±4.8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普通標準治療方案 依據《冠心病診斷與治療指南》、2012年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3-4]等給予所有患者普通標準治療方案,并配合相關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1.3 曲美他嗪及心臟康復治療 治療組患者在給予普通標準治療方案的同時,每日3次口服曲美他嗪(國藥準字H20055465,施維雅(天津)制藥有限公司,規格:20 mg),每次20 mg。此外,再配合綜合心臟康復方案進行治療。(1)雙心管理:依據患者的情緒變化以及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相關知識講解,消除患者對疾病認識的誤解以及焦慮、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必要時給予藥物或聯系心理專家進行干預;(2)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營養飲食狀況、實際病情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飲食計劃的基本要求是低鹽、低脂,避免酸辣、冰冷等刺激性食物,盡量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的食物,同時做好便秘等疾病的預防工作;(3)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對于有吸煙、嗜酒等不良惡習的患者,應與家屬共同制定戒煙、忌酒計劃,幫助患者戒除不良生活習慣。(4)運動康復訓練:綜合評估患者的運動狀況,據此給予其個性化的運動康復鍛煉方案,幫助患者掌握正確的康復訓練方法,并為其佩戴自我檢測儀以掌握運動量、心律,每日進行安全運動代謝當量60%以內的運動量,運動時間保證至少30 min,運動前進行5~10 min的熱身活動。病情嚴重的患者在家庭成員的監護下進行鍛煉,如有不適則立即停止運動。
1.4 觀察指標 于入院前、出院前,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腦尿鈉肽(BNP)水平;入院前、出院前、出院后6個月、12個月,記錄兩組患者的心率及心功能狀況,心功能狀況采用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測定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出院后6個月、12個月采用SF-36量表評價其生活質量,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其心理狀況,采用6 min步行試驗定量評價其活動耐量;出院后12個月,統計兩組患者出現的諸如心律失常、再發心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變化 入院前,兩組患者的血壓、BNP水平、心率及心功能等狀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前,兩組患者的上述指標均較入院前有明顯好轉,且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入院時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2.2 隨訪期間兩組患者的觀察指標情況 出院后12個月,治療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63%,對照組為22.6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2368,P=0.0024)。出院前、出院后6個月以及出院后12個月,治療組患者的心率及心功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6個月、12個月,治療組患者的HAMD量表評分以及6 min步行試驗結果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6個月、12個月,治療組患者的各項SF-36量表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隨訪期間患者的相關指標情況
注:與出院后6個月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P<0.05。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最后結果,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及休克,危及生命[5]。如果能及早防控,不僅可以顯著增加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可以進行一般的日常工作。
曲美他嗪作為一種改善心肌營養代謝的藥物,可抑制游離脂肪酸氧化,緩解細胞酸中毒、鈣離子過量與自由基引起的細胞損傷[6],以更好耐受缺氧狀態,對優化心臟代謝和改善衰竭心臟的做功效率均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心臟康復通過醫學評價、運動處方、矯正心臟危險因素、教育、咨詢和行為干預,以減輕心臟病對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影響,減少再發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險[7-8]。對于冠心病患者而言,通過改善生活方式、盡可能去除危險因素、適當的藥物應用等手段給予其綜合心臟康復治療,能夠有效減少致命與非致命性不良事件的發生,進一步提升其運動耐量和活動量[9]。本研究結果顯示,出院前,行曲美他嗪配合心臟康復治療的患者,其血壓、BNP以及心率、心功能狀況等均優于行常規治療方案的患者。出院后6個月、12個月的復查隨訪結果顯示,行曲美他嗪配合心臟康復治療的患者不僅是心率、心功能狀況等指標優于給予常規治療方案的患者,同時其SF-36評分及HAMD評分、6 min步行試驗結果也明顯優于給予常規治療方案的患者。說明曲美他嗪配合心臟康復治療在有效改善心功能狀況的同時,對于提高生活質量、運動耐量及活動量上也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曲美他嗪及心臟康復能夠顯著改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顫動患者的運動耐量及生活質量水平,同時在減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上也能夠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