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舟,李晶晶
(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婦科,浙江 溫州 325000)
腹腔鏡技術不僅能夠取得與開放手術相當的治療效果,同時具有手術創傷小、切口小等優勢[1]。60%以上的婦科腹腔鏡患者肩部及膈下疼痛是其術后最常見的癥狀,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術后舒適度[2],進而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3]。本研究對醫院收治的腹腔鏡手術患者進行早期活動與局部按摩干預,以預防和減輕患者術后的肩部及膈下疼痛。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7年1月—12月婦科收治的腹腔鏡手術患者76例作為研究組,接受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早期活動與局部按摩干預;另選取2017年1月前醫院婦科收治的腹腔鏡手術患者76例作為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納入標準:具備正常認知能力,年齡20~58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嚴重心、肺、腦、腎等主要臟器功能異常,合并惡性腫瘤及凝血功能障礙者,合并有精神方面障礙者,合并嚴重感染、造血系統疾病者。研究組患者年齡20~58歲,平均36.73±9.31歲;疾病構成:子宮肌瘤 34例,卵巢腫瘤21例,子宮脫垂4例,異位妊娠12例,盆腔炎輸卵管積液5例。對照組21~58歲,平均37.35±9.24歲;疾病構成:子宮肌瘤 35例,卵巢腫瘤22例,子宮脫垂4例,異位妊娠11例,盆腔炎輸卵管積液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腹腔鏡手術均由同一組醫師完成,且麻醉方式及手術操作完全相同;圍術期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心理護理、術前宣教、術后病情觀察、基礎護理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活動與局部按摩干預。
1.2 早期活動與局部按摩 術后,患者去枕平臥6 h,并進行雙下肢按摩,在下肢逐漸有感覺后,對患者進行踝關節屈、伸、旋轉動作及屈腿、抬腿等動作的指導,時間約3~5 min/h。術后6 h,協助患者進行床上翻身拍背及雙上肢伸展動作,并按摩患者雙肩及季肋部。按摩方法:用雙手掌側旋轉式按摩患者肩部或季肋部,時間持續5~30 s,間歇3 s,1次按摩連續時間20 min,2~3次/d,患者癥狀緩解后終止。協助患者術后24 h進行下床活動,開始進行床邊行走,逐漸進行早期正常活動。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首次進食時間、輸液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情況,觀察患者術后后肩部及膈下疼痛情況。疼痛情況采用長海痛尺結合面部表情進行評估[4],無痛為0分,無法忍受的疼痛為10分。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比較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后恢復及并發癥情況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術后首次下床時間、首次進食時間、輸液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明顯縮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術后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發熱等,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7.9%)低于對照組(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24,P<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各項指標情況的比較
2.2 術后膈下肩背疼痛評分情況 術后6 h、12 h、18 h及第1、2 d,患者肩部及膈下疼痛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膈下肩背疼痛評分情況的比較(分)
婦科腹腔鏡術后極易引發患者出現不適,如肩部及膈下疼痛,術后12~36 h是疼痛好發時間,且具有較高的發生率[5]。肩部疼痛程度較重者甚至可超越切口疼痛程度,對患者呼吸等產生限制作用,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同時會使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延長,不利術后康復,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改善[6]。
CO2具有較好的水溶性與彌散性,健康肌體在對其吸收后可將其迅速排出,但對于行腹腔鏡手術患者而言,由于術后腹壓減低,進而增加了血流量及CO2吸收。針對上述情況,患者進行四肢伸展及床上翻身運動能夠擴大腹膜的吸收面積,加快殘留CO2的彌散,從而可降低CO2對機體刺激產生的疼痛?;颊咝g后腹脹會增加腹腔壓力而使CO2張力增加,進而進一步增加了CO2對膈肌產生的刺激疼痛[7]。臨床協助患者術后4~6 h在床上進行輕微運功并盡早下床活動能夠有助于腸蠕動的恢復,進而減輕腹腔鏡患者術后膈下疼痛。術后早期按摩運動不僅能夠使患者肺活量增加,提高氧分壓,降低血液中CO2含量,同時還能夠增加患者局部血液循環,有助于機體排出體內殘留的CO2,有效緩解疼痛。中醫學認為,CO2氣腹腹腔鏡術后,濁氣壅滯使肩部經絡受到阻滯而導致肩痛。按摩能夠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同時能夠使組織新陳代謝及CO2的排出加速;與此同時,按摩能夠使機體肌肉本身及相應的支配神經受到刺激,有助于強直、硬結的肌肉恢復常態。通過一些列按摩活動能夠促進腸蠕動,避免CO2氣腹的腹脹感,使術后疼痛的發生率降低。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活動與局部按摩干預能夠促進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康復,減輕后肩部及膈下疼痛程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