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河南省休閑農業現場會在信陽市光山縣召開。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王俊忠,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趙栓成,副處長張芳、蘭文,各省轄市、省直管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王俊忠在講話中介紹了全省休閑農業的基本情況、取得的成效和主要措施,就推動休閑農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安排,并對信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成效和典型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來,信陽市農業農村系統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發揮綠色山水、紅色資源、傳統文化優勢,建設美麗鄉村,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有效助力了鄉村振興、脫貧攻堅。
一、綠色引擎動起來,休閑農業“有底氣”
堅持綠色發展,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嵌入休閑、觀光等旅游元素,推動田園變公園、民房變民宿、勞作變體驗、特色變特產。一是生態游讓鄉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在氣候植被好的村落,體現山的特點、發揮水的優勢、增強綠的氛圍,發展生態休閑游,把生態環境優勢變為經濟優勢。如商城縣香子崗村,利用萬畝森林景觀,開發了篝火晚會、山水攝影等新穎別致的旅游項目,實現年旅游綜合收入近百萬元,帶動貧困戶127人脫貧增收。二是民宿游讓鄉村“記得住鄉愁”。盤活閑置農房資源,恢復豫南民居特色,修舊如舊,修新如舊,全市發展民宿800多家,原住民通過與游客共享鄉村生活,拓寬了增收渠道。全國民宿大會在新縣召開,新縣將成為一座旅游網紅縣城。三是體驗游讓鄉村生活更有樂趣。利用農戶菜園、果園、特色種養基地、家庭農場,打造鄉村采摘園、科普教育園及老少皆宜的游樂園,激發游客參與和體驗的熱情。全市209個鄉鎮中有三分之一的鄉鎮發展休閑農業并成為旅游小鎮、溫泉度假小鎮以及茶葉、花卉、草莓等特色產業鄉鎮。龍頭企業發展休閑農業景點55處,成為發展休閑農業的主力軍,如文新茶葉公司在浉河港建設的茶文化體驗園,采茶季游客絡繹不絕。四是“互聯網+游購”讓鄉村特產成為伴手禮。與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相結合,推進電商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全市建成農村電商服務站點1121個,信陽茶葉、光山“十寶”、固始旱鵝塊、稻蝦米等眾多優質農特產品通過網絡銷售到全國各地。光山縣磚橋鎮的磚橋月餅在鄉村旅游點和網銷平臺上熱賣,外省的年輕人專門開車來買。
二、紅色引領強起來,休閑農業“有朝氣”
充分挖掘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內涵,建設革命文物保護點,串點成線,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帶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一是打造鄂豫皖蘇區首府品牌,在新縣建設將帥館,完善許世友、鄭維山將軍故里景區建設,開發將軍山,建設紅色旅游最佳目的地。新縣“28年紅旗不倒”標志性人物劉名榜家鄉蓮花村,每年接待參觀游客10萬人以上,帶動農戶戶均年增收4000元。二是創建大別山北麓紅色研學游示范區,以大別山干部學院為中心,向外輻射,建設光山、羅山、商城等縣區的干部培訓基地,全部整合到大別山干部學院,實現整個豫南地區的紅色資源統籌利用,在富民求變中傳承紅色基因。羅山縣何家沖以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為主題,精心打造現場體驗式教學特色的創新型黨性教育基地,積極完善健全紅色文化產業鏈條,利用紅色文化產業實現整村脫貧致富。
三、文化之魂立起來,休閑農業“有靈氣”
著力鄉村文化遺產保護、民俗文化挖掘,支持鄉村發展特色文化產業,推動文旅融合,“以文潤村”“留根留魂”,休閑農業有了源頭活水。一是保護農耕文化。在村容村貌提升中著力保護農家風情、傳承農耕文明,專門制定《信陽市古村落保護條例》,對村中老房、老墻、老井、老樹、老作坊等“五老”進行保護性開發和保護性改造,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135個古村落再度煥發青春。浉河區浉河港董家河茶藝之鄉、羅山縣周黨皮影之鄉、光山縣文殊花鼓戲之鄉和新縣奇龍嶺民俗村等特色藝術鄉村成為旅游熱門景點。二是提升傳統文化。息縣彎柳樹村突出孝德文化,舉辦孝善敬老“餃子宴”,讓傳統文化回歸日常生活;商城縣田灣村戶戶掛家訓、家家立家規,成為遠近聞名的“家訓村”;光山縣帥洼村組織鄉賢新編《村規民約“三字經”》,編唱帥洼村歌,榮獲全國文明村鎮。這些充盈著傳統文化精氣神的鄉村成為城里人向往的熱地。三是開發歷史文化。推動鄉村文物保護、大遺址紀念地開發、地下文物保護性挖掘與美麗鄉村建設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打造城陽城遺址、黃國故城、番國故城等遺址品牌,建設歷史文化村。平橋區城陽新城社區依托城陽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旅游資源優勢,打造具有楚文化特色的休閑觀光產業園區,成為鄉村旅游的新熱點。四是推廣茶飲文化。實施“品信陽菜、喝毛尖茶”工程,推廣“名菜、名吃、名廚、名店”,推動“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促進茶旅融合、茶食和合,打造環南灣湖茶旅融合精品線路,建成5個茶旅融合示范點和“十大茶坊”,認定信陽菜品牌示范店60家,全年實現綜合收入313.3億元。
目前,信陽市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欣欣向榮、態勢良好,商城、新縣、光山3個縣成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平橋區郝堂村、浉河區睡仙橋村、甘沖村和光山縣帥洼村、東岳村等先后榮獲全國休閑農業示范村,全市約有10萬農民從事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經營活動,年人均增收3000元,走出了一條全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