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的語文課堂中,教師采用有效的方式進行課堂提問,不僅僅可以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還可以靈活初中生的思維,讓初中生可以更好的進行學習語文知識點,其實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知識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因為在語文課堂中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點,從而豐富自身的知識量。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闡述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提問設計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039-02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逐漸意識到傳統教學模式中出現的問題,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多教師都逐漸轉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理念,采用更適合學生的方式進行教育初中生,只有這樣初中生才能意識到語文課堂中的魅力,進而激發初中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從現階段的初中教學中來看,還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很多教學模式都不適應初中生,直接給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改變,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1.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設計存在的問題
在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提問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的時候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個方面就是提問設計缺乏針對性及目的性,第二個方面就是提問設計多且雜,問題常常無邏輯。
1.1提問設計缺乏針對性及目的性
很多教師習慣了使用灌輸式教學法,所以在課堂中進行提問的時候往往缺乏針對性,很多時候提出來的問題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導致提問的質量下降。
1.2提問設計多且雜,問題常常無邏輯
很多教師提出的問題并沒有依據學生的特點,經常會誤解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導致提問脫離實際的教學范圍。
2.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策略
在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策略進行深入分析的過程中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個方面就是提問設計應體現差異性,第二個方面就是應用點撥式的提問方法,第三個方面就是創新提問設計的角度,第四個方面就是注重提問設計的啟發性。
2.1提問設計應體現差異性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很多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需要體現問題的差異性,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提問模式,因為初中生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生長環境不同,在成績上會有一些差異,所以教師為了更好的教育學生,應當在課堂中實施分層教學,從而滿足全班級不同成績學生的學習需求[1]。而且這樣分層次進行提問還可以鍛煉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通過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點來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在初中生回答問題而且得到教師的肯定之后就會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從而更好的激發全班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積極思考與探究。
例如:在進行學習《故鄉》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初中生先對整篇文章進行通讀一遍,讓初中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來設計不同樣式的問題,在問題的設計中,教師可以設計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故鄉》這篇文章中主要描寫了哪些人物?第二個問題就是從《故鄉》這篇文章中的哪些語句可以揭示作者對此次故鄉之行的體驗與感受?第三個問題就是作者寫下《故鄉》這篇文章的具體用意在何處?然后教師可以將這些問題分別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活躍度。
2.2應用點撥式的提問方法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提出多樣化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中的提問質量。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師需要采用點撥式的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來進行思考,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而且通過這種提問的模式還可以引導學生不斷的去深挖課文的中心思想,并帶領學生逐步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點。
例如:在進行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在教學中便可以采用點撥式的提問,教師可以這樣問:“同學們,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寫了百草園多少種動植物,請列舉出來。”然后學生就會慢慢的去尋找,從而理解整篇文章的知識點。
2.3創新提問設計的角度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中,很多教師往往根據課文中的重點知識進行提問,這些問題雖然可以幫助學生快一點接觸到知識點,但是很多學生對這些問題都不感興趣,因為這些問題沒有趣味性。初中生正處于思想和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限制學生的思維,需要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設計,多提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想要提高課堂質量,就需要讓學生對語文知識點感興趣,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教學中不斷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巧妙的設計讓學生對語文課堂感興趣,從而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因此在課堂中教師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學模式。
例如:在進行學習《孔乙己》這篇文章的時候,其中有一句話:“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時教師便可以提問:“作者使用‘大約和‘的確兩詞是否矛盾?”,從而讓學生對其進行思考,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
2.4注重提問設計的啟發性
語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中語文同其他學科不同,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僅可以學習到多樣性的文化,而且還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理解文章情感變化和主題思想。只有逐步啟發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才能領悟語文知識點,才能提高自身的語文成績。所以在課堂中,教師需要設計一些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特點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在課堂中幫助學生積極思考文章中所闡述的知識點,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讓學生逐漸對語文課堂感興趣[3]。
例如:在進行學習《背影》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有誰認真看過自己父母的背影?”很多學生都會搖頭,然后教師便帶領學生進行學習語文知識,在學習中教師適時提出啟發式的問題:“為什么作者不能忘記的是父親的背影呢?”通過這個問題不僅僅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還可以直扣主題。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課堂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逐漸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針對初中生的特點采用更適合的教學模式,特別要注意提問設計的創新性。這樣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初中生認識到語文課堂的魅力,提高自身學習語文知識點的興趣。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逐漸的引進提問設計,讓學生可以對學習到的語文知識點進行思考,從而學習到更豐富的語文知識,給初中生日后學習更高深的知識點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小勇.探究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教學策略的實施[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2)
[2]彭紅云,汪志強.初中語文教學提問設計的創新研究[J].江西教育.2018(03)
[3]吳珊.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提問策略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23)
作者簡介:
王占芬(1986.10-),女,藏族,甘肅天祝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