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麗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條河流,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這是我常對孩子們講的一句話。語文課堂必須培養孩子敢說、會寫、傾聽、善讀的能力。
一、鼓勵孩子敢說。
剛入學時,小豆包們很容易模仿別人。比如,語文課上,誰造了一個句子老師說好,其他孩子站起來,也都紛紛模仿,甚至完全一樣,想得到老師的夸獎,我告訴孩子,只有說別人沒有說過的,才叫創造,在孩子的心里種下創新的種子。
回答問題時,敢于亮明自己的觀點,要能提出不同意見,哪怕是面對老師,也毫不畏懼,學習只尊重知識,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生活體驗不同,見識不一樣,當然思考方式也不一樣。久之,孩子們竟會發生爭論,就自己的觀點反駁他人,在辯論中提高思想和認識。班里原來最不敢說話的男孩博,后來每節課都舉手發問,思考的深度有時我都答不上,成為孩子眼中的小博士。
二、引導孩子會寫。
從一年級的看圖寫話開始,我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按照不同的順序去寫,寫出自己的發現,用上不同的詞語,表達自己的心情。在批閱時,把他們角度新穎的觀察、思考,漂亮的用詞圈畫出來,在課堂上喜滋滋朗讀,大力表揚,被表揚的孩子高高仰著頭,充滿自豪,迎接其他同學羨慕的目光。于是,下一次,孩子們會更用心去觀察,想盡辦法獨辟蹊徑去表達,尤其在習作上,我講完了范文,告訴大家,一定要寫出自己的特點,如果覺得有困難,可以稍加模仿,實在寫不上,可以多模仿一些。結果,很多孩子為了證明自己能行,總是有令我驚喜的語句篇章出來,令我拍案,忍不住分享給同事,拿到班上和孩子們一起體會其中的味道,那是一種美的享受。六年下來,孩子們積累的優秀文章越來越多,有的已經集結成冊,家長幫忙印成一本書,記錄孩子的成長。當大家贊嘆聲起時,他們的臉上閃著興奮的紅光,那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啊!從五年級開始,我引領孩子們讀四大名著,分析名著中的人物,談自己的認識,寫讀書筆記,制作幻燈片和大家分享閱讀的收獲。到六年級,全班基本完成四大名著閱讀,每人寫出了一本圖文并茂的讀書筆記,對重點人物的分析全面、到位,思想認識快速提高。
三、教會孩子傾聽。
我問孩子們:你們會聽嗎?會。回答得毫不猶豫,整齊劃一。怎么聽?用耳朵。只用耳朵能記住別人說的話嗎?不能。還要用心。機靈的孩子回答。是的,聽,這是每個人都能做的,卻不是誰都會做好的。一個善于傾聽的人一定也是一個善于發現的人。首先要聽別人說什么,從話語中聽明白意思,然后思考你要怎么回答,或者怎么做,這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最直接方式。所以,耳朵只是聽的工具,傳聲筒,心才是傾聽的分析機和容器。你看那個“傾”字,一個人側著頭,那是聽的一種姿態,告訴說話的人你會把他的話放在心上,讓對方不由自主想對你傾訴心中的話。比如,課堂上你認真傾聽的態度,通過你的眼神,你的神態,傳達給老師,老師潛意識里受到鼓舞,課講得越來越動聽,越來越熱情,這種情緒反過來影響了學生,聽得更起勁兒,更有趣味,課堂氣氛愈發融洽,課堂效果也就更好,你們當然也會學到更多的知識了。經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們在課堂上緊緊追隨我的眼神,靜靜聆聽的神態,和同學說話時落落大方的樣子,令我欣喜地發現,他們懂得了傾聽的含義。
四、培養孩子善讀。
朗讀,這是語文課上最基本的訓練點。如何朗讀,怎樣通過朗讀發現作者深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情感,這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朗讀簡短的詩詞,通過反復吟誦,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有情、有景、有人、有感。引領孩子想象李白月光如水的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這么美好的明月夜,他卻遠離家鄉,無法和家人團聚,詩中隱藏著一種隱隱的惆悵。孩子的感情朗讀自然不會拿腔作調,只需情感流露即可。
文章的朗讀我要求孩子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口里讀出,耳朵聽見,心里感受,把作者的思想通過朗讀體現出來,于是,孩子懂得了,朗讀是通過文字和作者對話,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
每周一次的朗讀課外故事書,孩子們剛開始怕讀錯字,不敢讀,聲音小,我示范給他們,遇到不認識的字立刻查字典解決,讓孩子們知道,讀課外書遇到問題很自然,通過工具書解決就是,不要擔心。孩子們見老師如此,便不再害怕,站在前面大大方方讀故事,我叫停時還意猶未盡,舍不得把機會讓給別人了。
如果說,朗讀是一種能力,那么閱讀是完全自我的行為。從課本的閱讀,到課外讀物的閱讀,我堅決主張孩子要讀出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味道,要相信自己的思考。
閱讀課堂上,我教給他們方法,告訴他們圈畫重點詞句,養成批注習慣,把自己的思想火花,靈光閃念,及時記錄下來,邊讀書邊思考,引發自己的聯想,形成自己的認識,因為讀書的目的是成為一個不同于別人的自己。慢慢的,孩子們的書上出現了一條條體現思考的道道,旁邊有了越來越多的自我的印記,有的還來找我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的時刻是作為老師的我最幸福的一瞬,我用力拍拍他們的肩膀,豎起大拇指,不遺余力夸獎。看著他們通紅的笑臉,就像勝利的兩枚印章。
語文課堂最是培養孩子做最好自己的良好陣地。我在這塊陣地上做一個快樂的指揮員,揚起一面迎風的戰旗,擂鼓吹號,激勵著孩子們自信地往前沖去,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