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宜賓市翠屏區菜壩鎮衛生院 四川 宜賓 644000)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但是,鄉鎮衛生院在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開展過程中,發現工作開展困難,既有醫院的因素,也有廣大群眾的不理解和不配合;為了提高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工服務質量,滿足人民的健康需求,我院自2009年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通過回顧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并采取加強鄉鎮衛生院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對策,使轄區內百姓的健康意識和疾病防治能力意識不斷提升,取得了明顯效果,現將做法和體會報道如下。
鄉鎮衛生院是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主體,原有的人員不能滿足開展此次工作的需求。我鎮轄區面積34平方公里,全鎮共有16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35609人(其中農業人口32298人,非農業人口3311人),公共衛生科專職人數9人。鄉鎮衛生院的工作環境、薪酬、福利和培訓的機會等方面與縣級醫院均有較大差距,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1]。鄉鎮衛生院實施分級診療后,隨著門急診人次和住院人次數的增長,對臨床醫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導致從事基本公共衛生的人員以護理等專業人員為主,公衛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占比非常低(9名專職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2人,藥師1人,護理人員6名),是導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提升慢的重要原因。
我鎮鄉村醫生總數21人,年齡分布:30~40歲3人,占比14.28%、40~50歲9人,38.09%、50~60歲3人,占比14.28%、60歲以上6人,占比28.57%。鄉村醫生老齡化日顯嚴重,老齡鄉村醫生學歷較低,有的甚至是非醫學類專業,僅為初中學歷,這也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提升慢的重要原因。目前,村衛生室均已實施基本藥物零加價,鄉村醫生主要收入為基本公共衛生經費補助和基本藥物經費補助,鄉村醫生收入很難保障。
農村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導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困難、服務成本大,并且農村地區以行政村為單位,人口普遍偏少,而農村地區人均補助與城區一致,均為55元/人,導致各村衛生室工作量更大而經費補助卻比城區低的主要原因。
農村人口普遍文化素質低下,正處于溫飽后奔小康的過程,對于健康意識的形成還處于初級階段,對自身健康沒有主動性,對疾病的認知較差,未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方式、未形成良好的預防保健及健康意識。
2.1.1 加大對鄉鎮衛生院的財政投入,改善鄉鎮衛生院整體環境,提高鄉鎮衛生院人員薪酬待遇,引進先進的人才管理培養模式,讓鄉鎮衛生院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1.2 提高執業(助理)醫師在公衛人員中的占比,加強基本醫療與基本公衛之間的聯系一體化打造,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到實處。
2.1.3 加強對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的業務培訓,為在職職工提供外出學習先進經驗的機會,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提高鄉村醫生收入水平,引進年輕專業技術人員;建立鄉村醫生準入制度合理調配村醫;針對老齡鄉村醫生實施對口幫扶,提高其服務能力。
加大對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和交通車輛的投入,建設標準化的基層醫療機構,解決患者就醫顧慮,加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經費適當向農村傾斜。
以健康知識講座、個體化健康教育等多種形式提高農村人口的健康意識和疾病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其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病率。
要教育職工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認真負責的精神,努力履行職責,嚴格執行規范標準。要強化職工的質量意識教育,開展“服務質量零缺陷、服務態度零投訴、服務關系零距離”的優質服務活動,促進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以利于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深入開展[2]。
2017年以來,區衛計局加大了對鄉鎮衛生院的財政投入,通過人才引進解決了我院人才緊缺的問題,大大提高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對村醫生的培訓、幫扶力度。目前轄區內高血壓病管理人數增長了42.29%,血壓控制滿意率由51.62%上升到67.97%;糖尿病管理人數增長了31.42%,血糖控制滿意率由47.23%上升到68.54%;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人數增長了45.29%;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由45.21%上升到93.15%。
政府部門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和經費保障是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也是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的有力保障;加強鄉鎮衛生院人才引進和培養、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可明顯提高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工服務質量,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