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君 楊蓓 顧云帆 毛輝
(昆明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產科 云南 昆明 650021)
自然分娩是人類分娩的最主要方式,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臨床分娩時的剖宮產率有顯著上升趨勢。有研究表明,產婦害怕疼痛、孕婦及家屬缺乏分娩相關知識和擇日手術等社會因素成為剖宮產率高的主要原因,孕婦分娩質量與接受健康教育程度和自我保健能力密切相關,而產婦的不良生理因素對妊娠和分娩的影響更需要關注[1]。隨著助產理念及護理模式的發展,注重產婦的舒適度及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而產婦的分娩結局經常作為衡量產婦護理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我科就部分孕周滿28周孕婦及家屬進行導樂分娩宣教、產前減痛指導及情景模擬訓練,探討產前減痛訓練模式對分娩結局產生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8月-2017年3月定期產前檢查,有意向在我院分娩的孕婦60例,均為初產婦,單胎,頭位,孕周滿28周,年齡22~38歲,定期接受產前常規檢查。全部孕婦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30人,平均年齡為(30.23±4.67)歲,平均體質量為 (69.23±7.21)kg;對照組30人,平均年齡為(29.54±4.12)歲 ,平均體質量為(70.36±7.24)kg。兩組入選的初產婦無高危因素、精神病史、妊娠合并癥及器質性病變,均符合陰道分娩條件。收集兩組年齡、文化程度、精神狀態、孕周、胎次、胎方位數據比較,未見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產婦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并報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孕婦及家屬接受每周1次導樂分娩宣教、助產士產前減痛訓練指導與情景模擬訓練。對照組僅參加每周1次孕婦學校減痛知識學習、了解分娩知識。研究組實施的產前減痛訓練及情景模擬演練,具體方法如下:
1.2.1 產前減痛訓練相關知識介紹與講解 對研究組孕婦及家屬講授“導樂”起源、意義、作用、助產士一對一陪伴助產服務模式及講解自然分娩的優勢;了解導樂分娩使用的工具及儀器的原理;孕婦及家屬了解現代助產護理發展的新技術,接受導樂分娩的減痛技術,減少對產時疼痛的焦慮和恐懼,消除產婦的消極情緒,增強自然分娩的安全感及信心,避免因對疼痛恐懼選擇剖宮產。
1.2.2 減痛訓練項目及內容 對孕婦及家屬進行合理有效的指導,指導內容簡單明了,指導與實際訓練相結合。系統的講解并指導孕婦及家屬了解音樂療法、香熏治療、改良拉瑪澤呼吸法,黃豆袋的制作及使用,熟練的使用導樂球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自由體位在第一產程中的運用。指導孕婦掌握第二產程的體位、方式、注意事項。指導孕婦進入第二產程時呼吸節奏調整,分娩時進行平衡呼吸,增強分娩時技能。
1.2.3 情景模擬訓練 帶領孕婦熟悉待產室及產房的環境,給孕婦足夠的安全感,消除陌生感。體驗式模擬自然分娩訓練:體驗鎮痛分娩儀的物理效果、黃豆袋使用時機及部位、導樂球及自由體位體驗。演示分娩過程及分娩過程中如何配合,模擬自然分娩訓練。
1.3 觀察指標
通過問卷調查及評分量表,對兩組孕婦最終分娩結局、導樂分娩的選擇、產時疼痛評分、產時焦慮情緒、產后半年內發生抑郁癥、產后產婦及家屬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
1.3.1 導樂分娩的選擇 由分娩前醫師與患者的溝通中確認。
1.3.2 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對產婦的負面情緒進行評分,分值越高表明產婦負面情緒狀態越嚴重[2-3]。
1.3.3 滿意度評價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在患者出院時由患者及家屬共同填寫。
1.3.4 產時疼痛評分 采用VAS疼痛評分,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分一10分:患者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孕婦的自然分娩率比較
研究組自然分娩率為86.7%,對照組自然分娩率為63.3%,研究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自然分娩率比較(例)
2.2 兩組孕婦產時焦慮評分及產后抑郁評分 產時,研究組焦慮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產后半年,研究組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的抑郁和焦慮評分(±s,分)

表2 兩組孕婦的抑郁和焦慮評分(±s,分)
項目nSASSDS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研究組3054.02±3.5635.79±6.4657.19±4.6733.23±5.52對照組3054.06±8.1743.62±8.1757.32±4.5745.43±7.35 t 0.8627.4140.2149.130 P 0.3870.0320.8760.021
2.3 兩組孕婦自愿選擇順產率、產時疼痛評分、產婦、家屬滿意率比較 研究組自愿選擇順產率、減痛知識知曉率、產婦、家屬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產時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孕婦自愿選擇順產、減痛技術知曉、滿意程度比較[n(%)]
分娩是孕婦既期望又擔心的一個正常的自然生理過程[4],而剖宮產對產婦造成較大創傷,且產后恢復較慢。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婦營養過剩[5-6],運動太少,生活不規律等,容易出現剖宮產的相關指征,再因許多產婦對分娩的認知水平較低,對分娩疼痛有恐懼感,在妊娠分娩中伴有進展、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這些心理應激導致近年來的剖宮產率居高不下,而且還會對產婦神經內分泌系統造成一定影響,影響母嬰健康[7],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孕婦的產后康復[8]。
護理人員在孕產婦生產前對其進行產前訓練,運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術,幫助準媽媽建立科學的分娩觀,使其認識到自然分娩的重要性;同時在生產的過程中,結合導樂方式對孕產婦進行助產,才能保證生產的質量和提高自然分娩率[9],可幫助孕產婦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新角色,坦然看待角色轉換中遇到的“得失”提高處理新角色關系的能力,并建立處理好新角色關系的社會支持系統[10].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兩組產婦的SAS、 SDS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我們通過對孕婦及家屬進行導樂分娩知識宣教,讓產婦了解自然分娩的優勢,產前減痛訓練指導及情景模擬訓練,消除產婦的消極情緒,減輕產時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增加對分娩知識的了解,掌握分娩減痛技能,提高選擇自然分娩的信心。良好的運用減痛技術,調節了與伸展和放松有關的神經和相關肌肉群,提高分娩時的協調能力及體力,有效降低產婦分娩時疼痛感,使整個分娩過程更安全、更舒適、更健康,患者及家屬更加滿意,產后抑郁發生也明顯減少。
相關研究顯示[11]:產前強化訓練對初產產婦綜合狀態的改善具有一定意義和作用。針對初產婦在孕期通過系統的、全面的、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和方法,可以改善孕婦綜合狀態,能夠增強初產婦對于分娩過程的認知程度,糾正初產婦的相關不良心理狀態,從而幫助初產婦能夠順利配合醫生完成分娩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讓產婦了解分娩的整個過程,幫助產婦開展模擬自然分娩訓練,講解自然分娩的優勢,增強產婦的分娩技巧。做好分娩前練習,使之增強分娩信心,減輕分娩恐懼感,提高自然分娩率。
綜上所述,產前減痛知識宣教、助產士專業減痛指導、情景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孕婦選擇自然分娩的信心,通過減痛技術訓練可使產婦熟練運用減痛技術,從而降低產時疼痛,減少產后不良情緒,提高自然分娩率及產婦、家屬滿意度,有效提高產科助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