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燕妮
(南寧市中醫醫院 廣西 南寧 530001)
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利用對胃壁細胞H+、-K+以及-ATP酶作用產生阻礙,能夠抑制人體胃酸分泌,屬于目前最理想的與酸相關性疾病治療和預防藥物,最近幾年以來,由于PPI慢慢從消化內科擴展到臨床其他科室,應用量不斷升高,所以關于PPI的應用與合理性開展調查和分析迫在眉睫,能夠幫助質子泵抑制劑的監管,保證PPI合理應用,減少醫院藥占比[1-2]。本文選取我們醫院應用PPI治療住院病歷420例施行分析。
選取我們醫院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住院病歷420例施行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選420例病歷包含消化內科病歷75例,呼吸內科病歷55例,心血管內科病歷45例,普外科病歷80例,骨科病歷85例,神經內科病歷50例,老年病科病歷30例。
以藥品說明書、《應激性潰瘍防治專家建議(2015版)》、《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2014版)》、《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版)》、《消化性潰瘍診斷與治療規范(2016版)》及其他相關指南和專家共識作為參考依據,對于臨床應用質子泵抑制劑的適應癥、使用方法、使用劑量、藥物品種、治療療程以及藥物相互作用等情況加以分析,總結不合理用藥情況[3-4]。
所選420例病歷中使用雷貝拉唑腸溶膠囊185例,泮托拉唑腸溶膠囊35例,奧美拉唑腸溶膠囊52例,蘭索拉唑腸溶膠囊9例,注射用奧美拉唑鈉55例,注射用泮托拉唑鈉84例。治療性用藥93例(占比22.14%),預防性用藥327例(占比77.86%)。不合理病歷45例(占比10.71%),見表。

表4 20例病例中不合理用藥情況
(1)有5份病歷治療性使用PPI指征不適宜。病程記錄中患者僅有惡心、腹脹等癥狀,即常規給予PPI治療。治療性使用PPI的疾病主要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卓~艾綜合征等。《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2017版)》[5]中指出,無癥狀,幽門螺旋桿菌陰性的慢性非萎縮性無需特殊治療。(2)有10份病歷預防性使用PPI指征不適宜。如行骨折內固定物取出術、清創縫合術、腹股溝斜疝術等,術后常規使用PPIs預防應激性潰瘍(stress ulcer,SU)。《應激性潰瘍防治專家建議(2015版)》[6]中指出,使用PPI預防SU的指征需具備的高危因素包括:機械通氣超過48h、凝血機制障礙、原有消化道潰瘍或出血病史、嚴重顱腦、頸脊髓外傷、嚴重燒傷、嚴重創傷、各種困難、復雜的手術、急性腎功能衰竭或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或持續低血壓、膿毒癥、心腦血管意外、嚴重心理應激。上述手術未涉及重要器官,患者無SU高危因素,且術后無禁食或禁食時間較短,不需要預防使用PPI。
有2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胃炎的病歷,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使用。由于氯吡格雷由CYP2C19代謝為活性產物,奧美拉唑可抑制CYP2C19,導致氯吡格雷的活性代謝物血藥濃度降低,藥品說明書提示不推薦氯吡格雷片與奧美拉唑聯合使用。建議選用對肝藥酶CYP2C19抑制作用較小的泮托拉唑、蘭索拉唑或非酶代謝的雷貝拉唑。
有3份診斷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歷,給予注射用奧美拉唑聯合雷貝拉唑腸溶膠囊治療。根據《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2014版)》[7],PPI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選藥物,單劑量PPI治療無效,可改用雙倍劑量。指南中并未推薦兩種質子泵抑制劑聯合使用。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均通過與 H+-K+-ATP 酶系統而阻斷胃酸分泌,兩藥聯用會競爭相同的靶點,并不會增強抑酸效果,反而增加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
有22份病歷使用PPI療程過長。均為術后使用PPI預防SU,術后患者病情穩定,且已恢復進食,仍繼續使用PPI7~14天不等。《應激性潰瘍防治專家建議( 2015 版)》[6]中建議預防 SU 首選 PPI,推薦在原發病發生后以標準劑量 PPI靜脈滴注,每 12 h 1 次,至少連續 3 d,當患者病情穩定可進食或耐受腸內營養、癥狀好轉或轉入普通病房后可改為口服用藥或逐漸停藥。
有2份行髖關節置換術病歷,術后予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0mg每日2次給藥。質子泵抑制劑一次給藥可以維持14~18小時,可以滿足一般應激性潰瘍的預防,除非是危及生命的嚴重創傷、重大手術后情況下,否則不建議一天兩次給藥。
有1份病歷使用注射用泮托拉唑選用5%葡萄糖注射液為溶媒。因為PPI呈弱堿性,選用0.9%氯化鈉作為溶媒穩定性較5%葡萄糖更好。且說明書明確禁止用其他溶劑或其他藥物溶解和稀釋。
綜上所述,我院住院病人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期間具有不合理情況,需要提高對醫務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由藥師對處方進行點評與反饋,促進質子泵抑制劑合理應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