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天龍
廣西玉林市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廣西玉林537000
我國藥品集中采購制度全面試行開始于2000年[1],原衛生部等5部委要求各省(區、市)要抓好 2~3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試點。我國藥品集中采購工作主要在省(區、市)級平臺進行,以本單位通過此平臺進行集中采購藥品,進一步讓藥品采購在“陽光”下進行。藥品集中采購實施以來,藥品價格得到明顯下降,藥品費用增長得到顯著遏制,采購行為更加規范[2]。但是藥品生產企業中標率過于分散,帶量采購過低,中標價格分散及部分省份中標價格不同,中標成本高從而引起生產企業積壓貨多或醫療機構缺藥的風險[3]。
在醫院常務院長的直接領導下,藥劑科主任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制定具體采購小組人員名單,并健全采購組織結構。
制定新藥購進審核制度及相關工作制度,對一些醫院臨床緊急藥品采購做出簡化程預的預案;同時會同藥委會與藥物治療委員會每2年遴選一次醫院購進的藥品,剔除些臨床不良反應明顯及遴選些替代藥品,并報主管常務院長審核批準。
由醫院審計人員、紀檢部門工作人員和負責藥品的財務人員等對藥品的采購活動進行監督管理。賦予監督管理人員職權,對藥品集中采購不合理的地方以及違規的地方進行跟蹤處理,對藥品供應商提供的價格一一核對,并在集中采購組織申報修改價格是進行情況核實,否則不予批準,定時對藥品價格進行抽檢,做好監督措施[4]。
對采購計劃進行可行性審計,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分析確定所需采購的藥品是否具有購買性,或者在時間周期內是否具有可買性;計劃內的采購藥品能夠為醫院帶來較高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還需審計所需采購的藥品是否具有先進性與實用性,是否具備良好的信譽及價格適宜程度,是否具有高質量的售貨服務等[5]。
醫院藥品采購人員通過全區聯網平臺對經批準的藥品采購單進行如下操作。藥品采購流程:庫管員統計缺藥信息→采購計劃制單→庫房負責人審核→藥劑科主任審核→采購員采購[6]。
為了保證采購的藥品能及時快速送達醫院,保評醫院正常或緊急用藥的通暢,有必要對采購的藥品進行跟蹤。
對藥品配送企業送達的藥品進行入庫驗收并簽收單據,根據簽收單據付款,定期打款給配送企業[7]。
一些婦兒科,低價藥,競爭比較激烈的藥物,政府采購機構缺少藥學相關知識,特別是基本藥物,時常短缺[8]。對此類藥品采購,要與藥品配送企業談判,和配送量大的藥品打包配送,以保證用量小的藥品能夠及時供應臨床。
我院集中采購的醫保藥品時有高價藥。醫保支付作為陽光采購進行限價,直接聯動全國最低價,對一些非競爭性醫保藥品規定其降價幅度,競爭性藥品低價入圍,以低價藥品作為醫保藥品采購的主基調[9]。
此類藥品我院現還未形成好的遴選及定價機制,下階段會參照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方案,規范其采購方式。
因為配送企業庫存有限,當醫院需要量突然增大時,就會產生缺貨、斷貨現象。缺貨、斷貨現象是醫院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應對措施:中標配送企業與醫院積極溝通缺貨、斷貨原因,采取多方面備貨措施;醫院應設置缺貨、斷貨藥品的替代品種[10]。
廣西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兩票制”2018年10月已經全面啟動,其在藥品驗收入庫時必須驗明票、貨、賬三者一致方可入庫、使用,同時要求紙質驗票和電子驗票同時進行。此制度可以有效遏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通過“掛、靠”來賺取中間差價,更好地規范和制約藥品價格虛高。
藥品采購各個環節的通暢,是醫院能夠開展診療活動正常進行的基礎條件,是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必要物質,同時提高藥品采購和管理過程中的成本優勢,降低醫院藥品管理成本,提高醫院藥品管理的效率,已成為提高醫院未來競爭力的重中之重[11]。同時在采購過程中通過審計及紀檢部門工作人員和負責藥品的財務人員等參與進來,讓采購更加健康地陽光地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