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圣群 周坦洋 張岳林 周官輝 朱統寅 聶春暉 王寶泉 王宏亮 余子牛 孫軍輝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是我國中晚期肝惡性腫瘤首選的治療方案。以往TACE栓塞劑選擇主要以碘油為主,其療效取決于腫瘤的血供豐富與否,對乏血供肝癌療效欠佳。本中心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30例應用載藥微球行介入治療乏血供肝癌患者的資料進行研究及分析。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乏血供肝癌的患者,均用國產載藥微球經TACE治療。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5例,年齡分布:35~70歲;Child-Pugh評分:A級26例,B級4例;病灶平均大小為(4.5±2.1)cm。
(1)針對不可切除的乏血供肝癌均經肝臟增強CT/MRI以及DSA證實。(2)Child-Pugh評分A或B級。排除標準:Child-Pugh 評分C級、黃疸、大量腹水、門靜脈主干完全栓塞以及肝外轉移等。
本研究國產載藥微球選用CalliSpheres載藥微球,直徑為100~300um或300-500um微球1瓶,用20ml注射器抽取微球,將注射器豎立3min,至微球沉浸至底部,然后將上清液去除,用三通將裝有微球的20ml注射器和溶解的表柔比星60mg的注射器溝通,相互推拉,直至微球和表柔比星混合到同一注射器并蓋上冒,并間斷搖勻,頻率:1次/5min,共需30mim,將載有表柔比星的微球與碘克沙醇1:1搖勻后備用。
消毒鋪單后常規行股動脈Seldinger穿刺成功后,進行肝動脈等血管造影,結合肝臟增強CT或者MRI明確肝癌供血動脈并同時進一步證實肝癌乏血供。應用微導管超選至腫瘤供血動脈內,應用脈沖式方法向腫瘤供血血管內注射,速度1ml/分,待造影劑流速變慢直到血管鑄型后結束。腫瘤血管復查造影顯示染色消失,手術結束。
(1)根據護理記錄觀察患者TACE后副反應;(2)患者術后2月復查,行肝臟MRI或CT,根據改良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評估如下:(1)完全緩解(CR):所有腫瘤動脈期無強化并持續1月以上;(2)部分緩解(PR):同治療前相比,所有腫瘤存活直徑之和縮小≥30%,同時無新生腫瘤并持續1月以上;(3)疾病進展(PD):腫瘤存活直徑之和增加≥20%,或者有新發病灶;(4)穩定(SD):病灶縮小,但沒達到PR,或者增大未達到PD,無新發腫瘤病灶同時持續1個月以上。疾病緩解率:CR+PR/30×100%,疾病控制率:CR+PR+SD/30×100%。(3)介入前后甲胎蛋白指標變化。
應用SPSS24.0軟件進行分析。P<0.05有統計學意義。
30例患者介入手術成功率是100%。隨訪患者2個月,介入手術后2個月復查肝臟增強MRI/CT,所有患者的疾病緩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別是70%和85%。
介入手術后2個月復查甲胎蛋白指標較介入前均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0例患者在術后以惡心嘔吐、低熱、腹部脹痛及肝功能輕度損害為主,無肝癌破裂或膿腫形成等相關并發癥。
以往C-TACE是將碘化油與化療藥物(表柔比星等)混合后作為栓塞材料,主要靠對肝癌動脈的栓塞,其效果好壞在于碘化油對腫瘤填充效果,而充填效果又在于肝癌動脈的好壞與否,肝癌動脈供血好者,病灶內可沉積較多的碘化油混合乳劑,同時可長時間停留。但乏血供的肝癌,其腫瘤供血血供較少,在DSA上肝癌可稍顯染色甚至無染色[2],灌注的碘化油一般很少進入病灶內,即使少許進入病灶也無法沉積,或停留時間極短,效果非常不理想,同時化療藥物跟碘化油不能完全融合也能加大心臟方面的毒性,甚至于發生骨髓抑制情況。有相關報道對于乏血供的肝惡性腫瘤多仍以肝血管供血,其內小的毛細血管遍布,這對乏血供肝惡性腫瘤能經TACE治療提供科學理論依據[3]。
針對乏血供的肝惡性腫瘤患者,多聯合射頻(RFA)、碘125粒子植入等綜合治療來提升治療效果[4],因其微創、身體損傷小、療效確切等優點,在臨床應用廣泛,但也有部分患者因腫瘤位置等因素不宜進行射頻等治療。
載藥微球是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新型栓塞材料,因其載藥特性以及微球可變性,在治療肝惡性腫瘤的中得到非常好的效果[5]。有研究顯示[6]TACE在治療肝惡性腫瘤的同時,應用載藥微球會引起可逆的的肝功能損傷,因微球到不了微小血管團以及肝靜脈竇,從而減少正常肝細胞及膽管受損。有研究報道顯示在晚期肝惡性腫瘤患者中載藥微球比C-TACE有優勢[7]。本研究對于乏血供的肝惡性腫瘤應用載藥微球經TACE治療,結果顯示所有肝癌患者介入手術均成功,隨訪患者2個月,所有患者的肝癌緩解率及控制率分別是70%和85%。
肝癌TACE術后常見的反應主要有腹部脹痛、低熱、惡心嘔吐等栓塞綜合征為主,與本研究中患者術后反應相似,考慮肝惡性腫瘤組織缺血壞死吸收以及血漿中表柔比星濃度低有關。本研究目前暫無發現肝腫瘤壞死導致破裂或膿腫形成等的并發癥,這可能與隨訪時間短有關。所有患者介入手術后2個月復查甲胎蛋白指標較介入前均下降,具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述,國產載藥微球經TACE治療乏血供肝惡性腫瘤是一種安全的以及短期效果良好的治療方案。當然,本研究例數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擴大樣本量開展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