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
(廣安市人民醫院普外一科 四川 廣安 638000)
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是一種腸外營養的添加劑,只需要使用10ml該藥品,就可以能滿足每日成年人對于微量元素鉻、銅、鐵、鋅、氟等的基本需求。尤其是針對于妊娠期女性來講,其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輕度增高,使用該藥品可以滿足其妊娠期的微量元素需求[1]。但是,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該藥品在使用過程中,極容易引發靜脈炎,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基于此,以下研究主要針對我院1例進行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注射后引發靜脈炎患者的具體情況展開分析,并總結出以下報告。
患者 女,88歲因“中上腹疼痛1-天”入院,于2018年6月入院,入院前1天,患者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劍突下疼痛,呈持續性絞痛不適,外院腹部平片檢查提示:考慮氣腹,未行特殊處理。上述疼痛漸進性加劇,迅速擴散至全腹,不能忍受,遂入我院
來我科就診后,者于6.19急診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胃竇穿孔修補+腸粘連松解+腹腔引流+筋膜皮瓣成形術,術畢入ICU,病情穩定后于6.20 9:36安全送回病房,傷口敷料干燥固定予一級護理,禁飲食,帶回血漿管2根,保留導尿通暢,后予以抗感染,補液營養支持治療,術后診斷(1)胃竇前壁穿孔;(2)急性全腹膜炎;(3)腸粘連;(4)貧血;(5)房性早搏,現訴傷口輕微疼痛能忍受,偶有咳嗽,活動無耐力,一年前有外傷致骨折史。術后治療均為正常措施。同時,對患者施加的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治療,選擇使用藥物由四川美大康佳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國藥準字H20056254)進行后續治療,使用方法:在500毫升復方氨基酸溶液中,加入10毫升的該藥品,溶解后實施靜脈滴注。在2月1日開始,患者手臂在注射藥物90分鐘后,穿刺部位有紅腫滲出,有紅線沿著患者靜脈方向出現,疑似靜脈炎。藥物停止使用后,癥狀消失。
(1)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導致靜脈炎發生的可能性。在對患者實施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注射期間,患者出現靜脈炎癥狀。在使用該藥物之前,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在手術后第一天開始注射該藥物,同時也聯用其它抗生素,比如:頭孢呋辛、奧硝唑等等。但是,在應用期間并未出現的不良反應。靜脈走向有紅腫出現,主要是在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注射期間出現,用藥4天內,該現象均出現,出現時間基本在應用90~180分鐘期間,由此可見,不良反應的出現與用藥時間存在著對應的關系。在2018.6.23日停止使用藥物后,對患者實施對癥治療,該不良反應消失。(2)藥品質量的合格性。對時間段內,使用同批次藥物患者進行調查,其余患者并為出現不良反應,藥品質量合格性得以保證[2]。(3)藥物使用方法的正確性。①用藥使用證是否存在。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是一種腸外營養添加劑,在注射要該藥物后,可促進患者切口愈合,藥物選擇沒有問題。②使用方法是否合理。依據藥物使用說明書,成人推薦劑量為一日5支。在配伍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將本品10ml加入500ml復方氨基酸注射液或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時間6~8小時。在無菌條件下,配制好的輸液必須在24小時內輸注完畢,以免被污染。對比病例使用藥物方式,判定結果為合理。但是,在調查過程中,藥劑師發現,患者輸液的滴度在每分鐘40滴左右,而使用說明書做出明顯標識,500毫升液體的總輸入時間應當控制在270分鐘組左右,因此,可以判定補液速度過快,造成患者出現不良反應[3]。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患者在輸液時滴速過快在很大程度上是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因此,在輸液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內容:(1)加強無菌觀念及技術能力:嚴格執行無菌技術,苦練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2)靜脈的選擇:血管的好壞是發生不良反應的因素之一。因此,選擇血管時選擇彈性好,回流通暢,外橫徑較粗,便于穿刺和觀察的部位,避免多次穿刺。血管管徑越小,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越高。(3)合理安排輸液順序和滴速:根據藥物對血管的刺激程度,對刺激性強的藥物應先輸、慢輸,避免短時間內血管內藥物濃度太高而刺激血管壁;而刺激性小的藥物,應后輸,則可避免刺激性藥物留在血管內而致靜脈炎。(4)酒精濕敷:預防靜滴甘露醇所致的靜脈炎,可用75%酒精浸濕的紗布敷于穿刺部位前端。(5)局部熱敷:熱敷后減輕藥液刺激引起的疼痛,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減少靜脈炎的發生。(5)合理膳食補充營養: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應加強營養,以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為主,增強機體對血管壁創傷修復能力和局部炎癥的抵抗能力。(6)留置針和敷貼選擇、及時更換、中藥外敷。(7)加強巡視。
綜上所述,為了降低多種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注射時靜脈炎的發生率,首先要控制藥物輸注滴速,藥師要進行跟蹤指導,以此降低靜脈炎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