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輝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臨床檢測中心 江蘇 蘇州 215006)
實驗診斷學是依據臨床實驗室檢測結果,結合醫學基本理論對疾病進行診斷的一門學科,是聯結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紐帶[1]。實驗診斷學在臨床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實驗診斷學的學習,能夠培養醫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檢驗結果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的臨床思維能力,從而對疾病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對患者進行療效評估和預后判斷[2]。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實驗診斷學的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實驗診斷學的主觀能動性,以期獲得明顯的臨床實際應用效果。我們為實現不斷提高實驗診斷學教學水平和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分別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師資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優化和持續改進。
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內容繁雜,從基礎到臨床均有涉及,知識點之間缺乏內在聯系。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能夠提升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知識點梳理的環節。以往的教學方法僅僅是按照教學內容進行講授的填鴨式教學,不便于學生記憶。為解決此問題,我們在每次授課結束前對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提煉,用最簡潔的文字歸納總結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也為將來臨床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的相關環節,我們采用了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學模式[3]。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對象是剛剛結束基礎課程學習的學生,尚未具備臨床思維能力。通過實驗診斷學的學習使學生逐步過渡到臨床課程,這個過程也是臨床思維培養的過程。采用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針對某一問題或典型病例進行思考和討論,可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重點、難點問題的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綜合能力;典型病例的應用,可以將基礎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對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效果顯著[4]。通過PBL教學模式,不但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參與度,而且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思考,提高了學習效率[5]。
我們在教學形式上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不但采用傳統的講義結合幻燈片的形式,還引入了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等模式,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實驗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醫學綜合學科,教學目的是應用各種實驗室檢測指標對各類疾病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教學側重點是培養學生進行臨床綜合分析判斷的能力。實驗診斷學將我們學習的各種醫學知識通過疾病有機結合起來,是對疾病的一個橫向分析過程。
實驗診斷學涵蓋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臨床血液學、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免疫學、臨床微生物學等檢驗醫學的內容,在介紹相關疾病的實驗室檢查項目時,還會涉及病理、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礎醫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進行檢驗項目的講解,還要對不同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對涉及到的基礎醫學知識進行回顧,這樣不但有利于對各項檢測指標變化原理的理解,更有利于學生對檢驗項目選擇的掌握。
實驗診斷學的特征之一是將實驗室的檢查數據應用于臨床實踐,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果解釋與分析能力[7]。因此我們將醫療過程與實驗診斷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介紹醫生診治疾病的一般過程: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確診及治療等,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診斷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形成實驗室檢查結果一定要與臨床表現和患者體征等資料相結合才能做出最終判斷的由局部到整體的思維模式,這對于其他臨床課程的學習也是有益的。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素質是教學目標實現與否的關鍵。承擔實驗診斷學教學工作的人員大部分來自于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臨床檢驗人員,并不是專職從事實驗診斷學的教學人員,存在教學工作經常與常規檢測工作發生沖突、從事教學工作的檢驗人員積極性不夠、流動性大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往往會影響實驗診斷學的教學質量。我們積極采取措施改進師資方面存在的問題。
科室層面重視教學工作,專門設置分管教學的主任,負責統一安排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工作和承擔教學任務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平衡日常檢測工作與教學工作的時間,爭取各專業組工作人員對教學工作的支持。組織大家統一備課,規定教案的基本框架,避免不同教學人員對相同教學內容的講授存在較大偏差。有經驗的教學人員對新任教學人員進行培訓,試講合格后方可獨立帶教。對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獎勵,激勵大家的教學積極性。由于我們承擔的實驗診斷學培養對象為臨床專業的學生,學科本身也涉及了很多臨床醫學知識,從事臨床檢驗的工作人員需要補充臨床醫學的實踐知識,做好學科銜接。實驗診斷學教學人員還應具有較高的科學素養[8],有利于培養能夠更好的適應臨床醫學工作和醫學科研工作的優秀人才。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對疾病病因的深入認識,實驗診斷學的教學內容也不斷更新,逐步發展為多學科、多技術的綜合學科[9],在臨床醫學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實驗診斷學由原來的輔助診斷地位轉變為對具有疾病診斷指導及病情監控作用的學科[10]。我們通過以上教學改革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培養了學生綜合分析判斷臨床資料的能力,將理論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工作中。在實驗診斷的教學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改成績,但是仍然要對尚未解決的問題持續改進,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醫學人才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