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峰琦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食品安全不僅事關食品市場的秩序性,更與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更會導致食品企業和有關部門形象受損。本文基于當前的食品安全問題,對我國的食品質量與安全現狀進行了分析,闡述了提升食品質量與安全的重要性,并論述了有效提升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策略,希望能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食品是人們物質生活的基礎性資源,其安全性不僅可以影響人體健康,更是成為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當前,我國仍存在較多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管理力度的不足和相關人員安全意識的薄弱,使得食品工業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受損,消費者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十分不利于食品工業的長遠發展。
食品的質量安全將對消費者、市場環境和行業前景產生深刻影響。當前,大部分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都表現在食品污染和中毒兩個方面。而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來自于3方面。
在食品的生產環節,許多企業會因為過度逐利而忽視對消費者健康的保障。比如,使用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加工食品、在惡劣的生產環境下作業或食品加工不規范等。
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極為重視,出臺了《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在實際執法過程中,往往出現滯后性或模糊性問題,這就導致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執行并不徹底,監管作用也并沒能有效發揮。
部分消費者在選擇食品時過分追逐低價,導致他們失去了對商品成本和價值的準確判斷,進而購買了質量安全不達標的商品,助長了不良商家的氣焰,也損害了自身的健康。
為了能有效地對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進行管理,規范市場秩序,促進食品加工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放心消費的環境,政府部分應該發揮自身職能,加大監管力度。同時,還應該結合食品加工企業和消費者的力量,在三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實現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成效的提升。
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產生,不僅存在于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其運輸、銷售環節也同樣存在安全隱患。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對食品產銷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這樣才能確保消費者買到質量安全合乎標準的無害食品。那么,在此過程之中,就需要政府加大監管力度,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執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肅清不良風氣。比如,為了對食品加工銷售全過程進行監管,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開發全過程追蹤系統,從原料的采集、加工、包裝、質檢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不間斷地細致監管,實現有效監督。這種全過程追蹤式管理,可借助于信息手段更加快速地幫助管理人員掌握食品產銷各環節情況,并且可以發揮其信息記錄和審查功能,幫助管理部門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為了能提高食品產銷全過程監督的有效性,有關部門還應該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立法,明確執法管理的細節,避免出現職權模糊、管理范圍交叉等問題,使執法人員可以在實踐中依據準確地規章制度對食品產銷的各種不合理行為進行管束,保障執法效力。
增強食品安全意識不僅需要消費者提高食品采購安全意識,更需要食品加工企業提高責任意識和生產安全意識,為市場輸送安全質量達標的食品。為了能達到增強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目的,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向民眾普及正確的食品營養觀念,進行科學的食品安全教育,為社會大眾吃的健康、吃的放心提供保障。比如,食品質檢部門可以在報紙、新媒體平臺或廣播電視上開展多渠道的食品安全宣傳工作,借助于多種類的宣傳方式,盡可能地拓展宣傳覆蓋范圍,提升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同時,還應該加強對食品加工企業的宣傳教育,要讓企業主樹立安全生產、健康加工的生產理念,并且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規范性,為實現高效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奠定基礎。
如今,在進行食品加工時商家往往會使用各種添加劑。但即便是食品添加劑也必須遵照規定劑量使用,否則就會帶來食品安全隱患。所以,為了能進一步實現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管理,保障各類型添加劑的質量,并且通過強化科研來優化添加劑的性能。比如,在食用染色劑方面,相關科研人員可以依據當前食品的染色需求和用量控制要求,加深研究,使食品添加劑的成本進一步降低,并確保其使用安全性得到提升。這樣一來,食品加工者就能在生產環節作出更加合理的選擇,減少因逐利而忽略食品安全的行為,為消費者的食品食用安全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雖然國家不斷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但是仍然存在許多的管理問題丞待解決。為此,有關部門必須提高政策和方法的針對性,并且加強管理和執法的有效性,設立嚴格的食品質量檢驗標準和市場準入原則;同時,食品生產者也應該強化安全守法意識,增強責任心,只有制作質量達標的食品才能進行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