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曉燕 山東女子學院
近幾年來,我國食品行業迅速發展,食品質量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因而企業管理者開始重視質量成本管理工作。文章針對食品行業質量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善質量成本管理的對策,以期提高我國食品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水平。
目前,我國的食品行業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競爭日益激烈。消費需求的多元化、需求量的逐漸增加、消費行為的理性化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一路飆升,導致產品成本過高,因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產品的質量成為每個企業的重點工作。
食品企業沒有很強的質量成本管理意識,很多食品企業雖然開展了質量成本管理工作,但是食品企業管理層和普通員工對質量成本管理的認識不深刻。完整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一般由多個環節組成,如果各個環節不能共同發揮其作用,就會使得企業沒法做好相關的質量成本管理工作。食品企業建立質量成本管理體系,不僅僅是管理部門和質量檢驗部門的工作,而是企業各個部門共同的責任,一些食品企業忽視了其他部門的責任,使質量成本管理體系難以開展。
有些食品企業雖然開展了質量成本管理工作,但因為缺乏相關經驗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企業不了解自己在行業中的位置,對企業獲得的數據無法進行合理運用。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方面,企業僅采取簡單的分析方法,對于質量成本數據的管理僅停留在收集和簡單對比層面,企業僅把收集的數據做簡單的對比就得出結論,并沒有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以發現數據之間的關系,未找到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沒有對質量成本的具體構成科目進行分析,很難判斷其構成比例是否合理。企業因而無法做到真正的降低質量成本以及更改質量成本構成比例,這些都對質量成本管理造成不便。
據目前的現狀來看,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質量成本定義是導致企業管理層作出不正確決策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數據核算范圍狹小,只把質量成本劃分為財務會計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由于質量問題導致的信譽損失和市場價格下降這種非顯性成本。從另一方面來講,質量成本科目并沒有準確定義,而是被分解成了其他的科目,從而加大了核算的困難程度,造成了企業質量成本核算無法如實反映企業質量情況的狀況。
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帶頭加強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工作,引導普通員工參與到其中,增強員工的質量成本管理意識,把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統一起來,使上到企業的管理人員,下到企業的基層員工共同參與、共同努力。企業應將質量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實行追究問責制,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要深究原因,責任具體到個人,建立相關的獎懲責任制度,嚴格實施。管理層應對各個層次起到引導、指揮、協調作用,結合食品行業自身的特點,加強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提高企業的利潤。
食品企業應該立足企業本身,根據自身的特點和情況,建立與本企業相適應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以進一步提高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效果,增加有效的分析工具和手段,了解本企業在整個食品行業中的地位,合理應用質量成本數據,一方面,應提高分析方法,在對質量成本數據進行對比之后應該進一步利用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到影響質量的重要因素,為企業質量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建議;另一方面,對企業的質量成本構成進行細致分析,保留合理的部分,去除不合理的部分,平衡質量成本構成的各項比例,總結降低企業質量管理成本的建議和措施,為后期的質量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基礎。
企業為了質量而改進決策是開展質量成本分析的目的所在。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決策工作,使企業能夠更有效地開展質量成本管理工作,食品企業應該歸集和核算質量成本的相關數據,并且要對其進行分析。首先,必須明確企業質量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以及目標。其次,要對與企業質量成本核算相關的數據進行檢查,以確保數據的正確性。再次,應明確質量成本項目,避免因產品質量問題而導致忽視企業的隱性成本。最后,對質量成本進行分項統計,并分類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