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保國 廣饒縣振廣餐飲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逐漸提升了生活品質,對吃穿用度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尤其是飲食方面,食品安全問題會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我國作為肉類消費大國,人們日常飲食也離不開肉類食品,除卻對肉類品質及肉質口味的要求之外,大家最關心的就是肉食品的安全性。筆者結合現階段肉食品出現的一些安全問題,提出相對的監管對策。
肉食品的源頭是養殖畜禽,養殖畜禽的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肉食品的安全性,我國仍有一部分盲目追求利益的不法分子,在養殖源頭做手腳,使品質低劣的肉類流入市場。且一些無法及時控制的畜禽疾病流傳,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脅,更影響了肉食品市場的正常運作。針對此情況,筆者建議相關部門應嚴格監督并監管,抓好肉食品流通源頭,具體對策可參考以下幾點。
肉食品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能促進人們養成安全正規的養殖意識,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劣質肉流入市場,保障食品安全。針對畜禽養殖、肉食品生產兩大環節,相關人員要做好法律法規宣傳工作,具體人員例如:養殖者、飼料廠家、屠宰人員、運輸人員及銷售人員等等。通過有針對性的普法活動讓肉食品參與人員了解到肉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違反規定的嚴重性,促使他們以敬畏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食品安全,以正規安全的操作來進行相關工作。
法律法規的完善,除卻監管環節,執法環節也是重中之重。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要能以合理規范的法律法規和執法標準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肉食品從業者做出裁決處罰。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不縱容每一次違法行為,執行環節依據違法嚴重程度做出罰款、沒收、移送司法機關等處理,促進肉食品從業者對法律的認知,從根本上保障肉食品安全。
畜禽養殖中的一大重點是飼料,它的安全與否也會對肉食品安全造成直接影響。除卻飼料這一環,獸藥和添加劑的合理使用也影響著畜禽類的生長安全,進而對肉食品市場安全產生影響。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范圍也應該擴大到這三大環節中去,保證生產、出售、使用等各個環節的安全規范。例如對瘦肉精、蘇丹紅等不符合肉食品生產標準、對人們食用造成危害的非法添加劑加以控制,保證它們不會流入肉食品市場,保障一個良好的肉食品市場環境。
病毒的傳播無論對畜禽還是人類來說,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在畜禽養殖工作中,一些畜禽類的傳染病不僅在畜禽間傳播,也有可能感染到養殖者身上,造成人類之間的傳播。有的傳染病容易控制,但是更多的畜禽傳染病一旦爆發,控制難度極大,很容易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我國也針對此情況做了一定的防疫工作,但是由于攻克技術難等方面的限制,某些如H5N1、口蹄疫、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等畜禽疫病仍然在國內部分地區流行,對人們造成了經濟損失,也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相關部門還是要加強防疫工作、研究防疫措施,爭取早日控制住這些疾病。我國全國各地都有畜禽養殖,分散且難以管理,受此因素影響,筆者建議可以依據各地的畜禽養殖情況,對相關畜禽進行疫苗接種,從一定程度上阻斷疫病的滋生,以防疫季的補針等手段,嚴格防控畜禽疫病。
受供需和交通影響,畜禽銷售及運輸范圍一般較廣。相關管理部門應當注意對出欄畜禽或運輸畜禽在進入下一步加工流程前,做好檢疫工作。在確認畜禽身體健康無疫情后,才允許其進入運輸環節,從一定程度上減少運輸環節內的疫病傳播;畜禽經過運輸,在進入加工環節前,也需要接受屠宰檢疫,確認無病無害后方允許相關人員進行加工處理,在阻礙畜禽疾病傳染的同時,為消費者的肉食品安全負責。
對于感染疾病的畜禽,活體首先要考慮治療問題,無法治療應及時撲殺,撲殺后或本身死亡的染病畜禽不要隨意丟棄、且不能流入市場,應當依據相關規定,根據疾病特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盡量保證就近、就及處理,將傳染源頭及時阻斷,從源頭撲滅肉食品安全問題。
肉食品安全問題關乎每一個消費者的利益,肉食品的監管者和各環節生產者也包括在列。它不僅是相關監管及執法部門的任務,也是每一個從業者、管理人員和生產者的責任所在。作為一項需要長期維持的監管工作,肉食品的安全監管需要相關政府及領導人員的全面支持,在各部門、各人群的共同努力下,從肉食品的生產源頭抓起,一步步檢驗,一步步保障,確保流入市場的肉食品都是合格安全的,保障良好的市場環境,為人們的飲食安全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