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望
(開封市林業技術推廣站 河南 開封 475000)
開封市是歷史名城,位于黃河的中下游,土壤以粘土、壤土和沙土為主。開封市土壤的沙化問題嚴重,有240多萬畝的風沙化土地,占全市總面積的24%,土地沙化對農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影響很大,因此,治理土壤沙化,推進林業的生態建設,是保障開封市農業發展的關鍵。
自從2008年以來, 《開封市林業生態建設工程規劃》和 《開封市林業生態市建設提升工程規劃》頒布實施后,防沙治沙、平原綠化、城鄉大環境綠化等林業生態工程成果顯著。目前,全市森林面積達到120萬畝,林木覆蓋率25.8%,活立木蓄積量550萬m3,土壤沙化問題得到了改良,農業經濟也大幅度提升。但土壤沙化問題還很嚴重,防沙治沙任務還很艱巨。
2.1 自然原因。開封市的沙化土地主要是河流泛濫沖積、淤積形成的,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上游地區的植被由于農業的過度開發而破壞,河水攜帶的泥沙量不斷增加,再由于河水上漲引起決口,河流兩側形成多處沖積扇,經風化等作用造成土壤沙化。河南省開封市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降水量相對較少,干旱多風,而且又由于近年來氣候變暖,河水、湖泊等各種水資源加速蒸發,地下水位降低,河流斷流、缺水,湖泊干旱,水分不能滿足植被的生長需求,導致植被缺水死亡,失去了對土壤的保護能力,進一步加速了土地的沙化,使荒地面積不斷擴大。
2.2 人為原因。隨著人口的增長,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土地的需求越來越多,不合理的開發土地使得植被保護層不斷的被破壞,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土地沙化越來越嚴重。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貪婪的向大自然索取,不斷的進行開荒、放牧,濫挖、濫伐、濫墾,過度利用水資源,使得生存環境越來越差。
3.1 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城市。按照《開封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實現“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庭院花園化”的建設要求。各級職能部門要根據當地的國土綠化、林業發展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做好綠色生態建設。首先對現有的天然植被要進行保護,確保地方特色植物健康生長,并且要不斷的完善法律法規,對破壞綠化工作的行為要嚴厲懲處,遏制新的土地沙化的出現。在土壤沙化嚴重的鄉鎮要積極推進以落葉松為主的植被建設,不斷的擴大植樹種草的面積,防止土地沙化面積的擴大。
3.2 減少人為破壞活動。土地沙化進程和人類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利用土地進行大規模的工業、服務業等建設,在短期內可能對當地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破壞生態環境,擴展沙化土地的面積。開封市要以自然生態發展為導向,治理土地沙化,從根本上轉變水土管理機制,把治理土地沙化、防止水土流失納入到城市整體規劃之中,根據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建設保護林地、草地,減少風沙揚塵的天氣。同時完善水利體系建設,做好排水、蓄水工作,減少耕地由于失肥失水而導致沙化。
3.3 改良耕種模式,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土地沙化改良的情況和土地利用結構也有直接的關系。開封市要根據氣候、土地資源等情況,實行林糧間作,大力發展經濟果林、防風沙保持林,并做好配套的水利設施建設,如打井、興建小農水項目等。在調整土地種植結構中,政府首先要做好水利設施的配套建設,改變農民廣種薄收經營理念,優化種植結構,糧、棉、果、牧、漁等有機結合,發展生態農業,如在土地沙化嚴重的鄉鎮推廣植樹種草,實施退耕還林,有計劃、有步驟的停止原來的耕種方式,因地制宜種植一些容易生存的植被,從而將森林和植被進行有效的恢復。同時還要注意后期的管理,提高林草成活率。
3.4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保護意識。治理土地沙化,保護生態環境,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各級政府要加大力度進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并付諸實踐。嚴格落實執行 《森林法》 《草原法》 《環境保護法》,推行防治責任制,有效的防控風沙的侵襲。
3.5 做好監測,提高治理效果。充分利用現有的設備設施,做好風沙監測工作,為治理風沙提供科學依據。同時研究機構還要積極研究可行的治理方法,針對不同的土壤情況,推廣已經成功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