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青
(石家莊市鹿泉區社會保險中心 河北 石家莊 050200)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它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我們原有的傳統生活狀態,也使得人們的聯系變得緊密。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社區養老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模式,實現了創新與突破。
1.1 大數據與智慧醫療。現如今,智慧醫療已經開始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創新并完善了醫療體系,有利于醫療事業的發展。智慧醫療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快速高效的整合病患數據,根據病患的數據開展醫療服務,以便捷的方式快速連接醫護人員與病患,不需要病患再到醫院進行復雜的排隊檢查等項目,也減少了病患對于掛號、檢查等費用的支出,能夠快速確診病情,節省了人力、物力與財力,真正的實現了醫療惠民。
1.2 大數據與互聯網保險。為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我國目前設置了5種保險,其中與老年人相關的保險主要是醫療保險與社會養老保險,兩種保險具有不同的功能,但由于目前我國社會存在較多的問題,導致醫療保險等仍舊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醫療保險種類較少、醫療保險制度不完善等,這些問題不利于老年人社保體系的健全發展。現如今,互聯網與保險行業實現了融合發展,根據居民的健康數據信息,互聯網可以快速的推薦最合適的險種,并提供險種的經費清單,創新了互聯網保險服務模式。基于此,可以在養老醫療保險中,利用信息技術對數據進行高速整理,與社區建立緊密的聯系,提供“一站式”的醫療保險服務。
建立“醫療—養老—保險”一體化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可以有效管理居民的健康問題,在此基礎上,實現我國養老模式的創新。
2.1 組建社區居民健康管理團隊。社區居民健康管理團隊具有其獨特的職能與作用,其中核心任務就是專門搜集該社區每個居民的信息,確保收集到的信息準確全面,掌握每個居民的健康情況,根據這些信息為每個居民建立個人檔案,并根據個人的具體健康狀況指定相關的醫療團隊,起到連接居民與醫療機構溝通橋梁的作用。該團隊將收集的數據發送給醫療機構,這樣可以免去居民到醫院檢查所花費的時間與費用,也能提高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居民的病情研究出最佳的治療方案。對于團隊人員的要求也是有嚴格規定的,必須經過嚴格的醫學相關知識與能力的考核,才可以從事此工作,支撐團隊的高效運轉,為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2.2 互聯網+醫療保險商業模式。準確掌握居民的數據信息是互聯網保險的重要環節,互聯網保險必須根據準確的數據信息才能為居民提供最適合個人情況的險種,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保險公司可以對于居民的信息快速的整合并分類,為每個居民建立個人檔案,密切關注居民的健康問題,互聯網+醫療保險商業運營模式在生活中充當著生活醫生的角色,不僅能提供醫療服務,又能監管居民的健康狀況,若發現居民的病情,可以及時告訴其接受治療,從而減少由于健康意外而造成的保險公司賠付的成本。因此,互聯網+醫療保險商業模式的運行,不僅可以縮減傳統購買保險的步驟,也能起到對社區居民的健康合理管理的作用,降低社區居民健康風險。
3.1 實現數據互聯共享,落實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2015年國務院制定了 《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該綱要的實施為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政府可以利用這些數據有針對性出臺相應政策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創新養老體系,提高養老質量,最終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3.2 構建社區醫療機構全科醫生服務模式。智慧社區養老模式由醫療機構、保險企業與社區居民三者共同實施,由醫療機構與社區居民和保險企業簽訂服務協議,使三者之間形成平衡穩定的契約關系,社區居民在簽約后,可以享受由醫院提供的全社區問診、健康檢查、疾病診療、康復回診等一系列的醫療服務,為居民的健康提供保障。這種模式不僅簡化了醫療診斷過程,也極大地減少了居民的看病支出。
3.3 強化醫療機構、養老護理機構與保險機構合作新模式。構建“醫療—養老—保險”一體化智慧養老模式的重點是要將三者融合發展。第一,在當地,我們必須建立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療機構等站點,為智慧社區養老模式的推動提供保障與動力。第二,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需要制定相關的政策促進三者融合發展的服務模式,為其提供制度保障。第三,只有實現三者融合發展,才能做到數據共享,真正實現“醫療—養老—保險”一體化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
我國社區養老面臨著諸多問題,社區養老體系急需完善,因此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保險模式創新改革成了首要問題,通過多方面的研究與探討,我們得出結論,實施“醫療—養老—保險”一體化智慧社區養老模式是最符合目前我國基本養老狀況以及最能節省資源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