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軍
(遼寧省建平縣草原工作站 遼寧 建平 122400)
遼西地區處于科爾沁沙地南段較近的地段,農田、果園自然生態環境比較脆弱,而防護林能夠減輕、減緩農田果園的災害發生頻率和強度。尤其是以喬木為主的楊樹防護林,無論是塊片林還是條狀林網,都有改善農田和果園小氣候的功能,實踐證明,楊樹防護林具有降低風速、提高空氣濕度、調節氣溫等效應,從而起到改善農作物、果樹的生長環境,提高農田、果園的產量、質量和效益的作用。
楊樹防護林既是防護林也是用材林,楊樹防護林的生長速度較快,輪伐周期較短,對土壤養分爭奪吸收量大。對楊樹防護林進行科學施肥,是改善楊樹防護林林木營養條件,提高楊樹年生長量的關鍵性措施。遼西地區是低山丘陵地區,林地土壤結構比較板結,土壤層較薄,有機質和其它營養素含量相對較低,通過采取對楊樹防護林施用有機肥、氮肥、磷肥等措施,對促進防護林內楊樹的生長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1.1 栽植前施入基肥。栽植前,在楊樹的栽植坑內施入農家有機肥,施肥量以1 800~2 000 kg/667 m2為宜,同時摻入過磷酸鈣50 kg/667 m2左右。
1.2 栽植后施肥。楊樹防護林栽植后,于每年的5~6月楊樹速生期追施氮素化肥1~2次,施肥量折合純氮為5.0~7.0 kg/667 m2(折合尿素為10.5~15 kg/667 m2或碳酸氫銨30~40 kg/667m2)。在上述用量范圍內,栽植當年控制少施、晚施,當楊樹的幼林達到郁閉階段后可適當多施、早施。為了實現肥料的全部利用,施肥后及時灌水。為了促進楊樹防護林的產量蓄積量增加,在施肥時要特別注意三大營養元素氮、磷、鉀肥的配合用量。
1.3 增施綠肥。在楊樹防護林增施綠肥對于促進楊樹生長的效果也十分明顯,可在楊樹幼齡速生期的生長季壓埋鮮草25~35 kg/株,壓綠肥的位置可在楊樹的樹冠投影外緣0.5 m處,壓綠肥深度控制在45~55 cm。楊樹防護林內的秋季落葉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于秋末冬初時節,在楊樹防護林根莖周際處耕翻壓落葉,對于提升土壤的肥力效果明顯,還可促進楊樹防護林的生長效應。
楊樹防護林在速生期間需要大量的水分,對楊樹防護林進行合理灌溉十分關鍵。根據楊樹自身生長規律和遼西地區的氣候特點,除在新造楊樹防護林時灌足灌透水分外,之后對楊樹豐產林的灌水時間主要是集中在每年春夏之交的4~6月,此期為楊樹速生期,光照也十分充足,灌水后能促進楊樹林木的生長。對赤楊34、107楊、銀中楊等生長速度快的品種,要注意進行冬前灌封凍水,能有效提升楊樹的抗旱、抗寒能力。由于楊樹防護林為根深植物,所以在灌水時應注意加大灌水量,使楊樹根際處土壤含水量達到全濕潤。楊樹防護林要實現防護與豐產的雙向效應,應保持楊樹防護林的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間持水量的55%~65%。秋吊干旱時,也應及時進行灌水,遼西地區的楊樹防護林每年應灌水2~3次,每次灌水量須達到30~50 m3/667 m2,灌水完畢要及時中耕除草、保水保墑,以實現灌溉最好的效果。
楊樹防護林樹下地面的雜草生長旺盛,會搶奪和消耗楊樹防護林內土壤養分與水分,對楊樹防護林的林木生長極為不利。在楊樹防護林林分郁閉前,每年要進行中耕2~3次。林分郁閉后,要根據雜草消長情況適當除草。楊樹生長需要土壤通氣良好,中耕松土能改善楊樹根際土壤的物理性狀,對楊樹的根系生長發育和對水分、養分的吸收極為有利。每年至少要對楊樹防護林地中耕松土1~2次,以防止楊樹防護林地土壤板結。
對楊樹防護林進行合理的修枝,能提高楊樹樹干的質量,促進楊樹的生長。修枝時主要是掌握和控制好強度和技術。前期整形修枝技術:栽植后1~3年的楊樹幼樹,要及時進行整形修剪,以利楊樹形成直立、強壯的主干,對于影響主干的競爭枝要及時清除,對于無競爭勢的輔養枝要預保留,對于根莖上萌生的枝條也要及時清除,以加強主枝的頂端優勢。楊樹幼林郁閉之前,楊樹防護林的光照好,樹冠下部的枝條可以保留,以利楊樹形成較大的樹冠,增加楊樹的光合效能,促進林木生長。多年的實踐證明,修枝以樹冠長度與樹高的比值為3∶4以上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