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芳
(河北省灤州市中山實驗學校 河北 灤州 063700)
1.1 數學知識太枯燥。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來說比較薄弱,他們對數學的一些抽象概念、圖形、符號、公式等等,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有不少學生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對數學開始討厭,甚至放棄。
1.2 老師的授課方式太單一。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常常按著固定的模式講授數學知識,教學手段比較單調,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無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欲望逐漸減弱,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無法發揮其探索能力,數學學習技能也顯現不出來。
1.3 教師授課缺乏鼓勵性語言。小學生的年齡不大,他們對老師的評語特別重視,自己做得好時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尤其在數學課上,老師的表揚就是他們學習的動力。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贊揚不足,這會挫敗學生的自尊心,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努力了也得不到肯定,甚至自己表現不好的時候,老師還會批評。這種情況使小學生感到很有壓力,是他們學習數學的障礙。
2.1 根據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模式。教師要根據現有的教學內容,創新教法。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的好的教學方法。通過精心設計,借助教具和學具,把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形象更容易理解。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把數學問題變成生活問題,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把數學課上得生動有趣,使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數學課。
2.2 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小學生特別喜歡也非常需要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境。教師授課時可以利用語言、表情以及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來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愉悅的課堂氛圍會幫助學生會減少緊張情緒,從而讓他們更好地發揮思考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3 重視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小學數學學習涉及很多生活中的事物。比如生活中的買菜問題,教師可以安排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去買菜的課后作業,計算花了多少錢,給了多少錢,找回多少錢。讓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來鍛煉自身的數學技能。
教師要巧妙的把課堂教學活動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結合起來,讓學生覺得數學知識非常有用,這樣他們就愿意學習,在布置課外學習活動時,也要注重啟發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鞏固基礎,提高能力,熟練掌握數學學習技巧。